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马是一个赋予国人力量的伟大物种。马始终伴随着人们,参与了几千年波澜壮阔的时代嬗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那关于中国的马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要说中国的马文化,先从“马”字开始吧。
“马”谁不认识?但三个马,念什么?
这个“字”呢,是神马意思?(答案在文末找)
“马”字的起源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hieroglyph),源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是华夏智慧的结晶 。马的古字形,就是一匹马的侧面形象,马头、马髦、马身、马尾、马腿,一望而知,放下前蹄就能跑了!
马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和涵盖面时空浩大,既有历史的长度又有地域的广度,还有专属的厚度。
马象征消息或者信使。
在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所以古代人传递书信,除过所谓的“鸿雁传书”之外,最可靠的、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驿站传书。相当于咱们现在所说的邮递员,快马加鞭,十里一亭,五里一留,很多重要的书信就是这样传递出去的。所以,马是可以象征消息的。
驭马术
中国古代各民族在驯养、控驭马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认识、经验、技能和成果,其文化形态主要表现为关于马的自然存在、形体生理、生活习性、繁衍培育,以及马的起源、种群分布、品质特点、驯化繁育、疾病疫情防治的有关文献记载等。如人文始祖轩辕创制车马的传说、春秋时代孙阳(伯乐)《伯乐相马经》的出土等。
马具
中国古代各民族在驾驭、役使马的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各种器具装备,包括人类发明的马镫、马衔等各种马具,装饰美化马的当卢、马冠等各种饰品,保护马匹的马面、马胸等各种防护装备;还有各种以马为动力的导车、斧车等历代各式车辆。
马政
中国历代王朝制定实施的马政,是中国历代王朝律令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设置有专门的马业管理机构,制定颁布有一系列发展马业、改良马种、开展交易、壮大骑兵的政策法令、旨要规章。如周代有车驾制度、马匹买卖规定,秦代有厩苑令、卤簿制度,汉代有禁马出关查验制度等。
马的交流和交易
中国历代王朝为提高马的种群品质和牧养规模所采取的各种交流举措和交易途径有很多种,这其中就包括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丝绸贸易之路、玉帛交流之路,更是茶叶与马匹的互市之路。各地域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史,也是良马的交流史、引进史、培育史。
敦煌壁画中的“马文化”
故事画中的马
狩猎图中的马
作战图中的马
莫高窟壁画中保存下来了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具装铠马形象资料。马头上带有开着耳孔和目孔的面帘。整个战马防护装备严实,只露出马的四蹄
翼马图像
在中唐的第92窟,涅檠经变的举哀百兽之中,画有一匹翼马,站在牛和凤鸟之间,体态俊健,口衔鲜花供养,通体白色,红色羽翼,臀部至大腿末端,有赭红色晕染的羽鳞状饰物,尾部的外侧也有赭红色忍冬纹状饰物。这是最典型的翼马图像,也是经变故事画中独一无二的翼马图像。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寓意。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祖先们认为,龙马就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
它身高八尺五寸,长长的颈项,显得伟岸无比。骨骼生有翅翼,翼的边缘有一圈彩色的鬓毛,引颈长啸,发出动听的和谐的声音。这是多么神采骏逸的形象,多么潇洒昂扬的身姿。
祖先们在世界观里已经把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它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的代名词。
《易经》中干脆说:“乾为马”,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父亲、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严、健康、善良、远大、原始、生生不息……这就是孔夫子在《周易·乾卦》中总结的那句中国人代代流传的最响亮的名言的由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拟。千里马是日行千里的优秀骏马。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常常骑着他巡游天下。有的古书把“八骏”想象为八种毛色各异,分别有很好听的名字: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其实,骏马的神奇传说都是在形容贤良的人才,切莫真的信为神话。周穆王的八骏其实比喻着他的人集团,才华卓越,本领非凡,各自用特殊的能力在共同辅助周天子的天下大业。
马象征奔放潇洒、生命力强,热情,这是马最基本、最基本的象征。引申可以象征着昌盛、发达、勇敢、征服。
除此之外,在木雕、玉雕中也喜欢以马为题材,在传统风水里会将马头向大门或窗口摆放寓意在外谋事“马到成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依托。中国马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与马有关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马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抽去马文化,将会大为逊色。因此,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值得发掘整理的优秀遗产。
谜底1:三个马念骉(biāo): 众马奔腾的样子;
谜底2:成语“马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