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展风采
守正创新共成长
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检查与指导,打造真实、朴实、扎实、高效的常态课堂,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积极营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礼林镇塔背小学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听课周活动。
秋日暖阳,一切皆美好。10月30日至11月3日,塔背小学的各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又一节精美绝伦、趣味盎然的课堂。
语文篇
江炜琴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浪淘沙(其一)》。江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一、二句重点理解“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等词语,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黄河气势的雄伟;再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想象黄河逆流而上进入银河,去牛郎织女的家中做客,从而领略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江老师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契合了语文学习的人文主题,落实了语文要素,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朱卉老师执教五年级《太阳》一课。朱老师教态自然,声音悦耳,课堂设计层层递进,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本堂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科普说明文的一些常用说明方法,而朱老师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围绕这一目的进行教学,例如运用多媒体展示了文中的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在讲到“太阳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更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图来帮助学生做到更好的理解。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师与学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良好。
四年级的胡倩老师执教的《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高阶段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长期训练。在初读课文后,胡老师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明显感到困难。这时胡老师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角色,找到之后再来说说这几个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老师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学生就很容易地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学生也学到了如何概括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胡老师这堂课充分落实了这点,整堂课朗读形式多样,有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另外胡老师对每环节的朗读都提出了要求,初读时了解课文内容,精读则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教学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胡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堪称一次精彩的课堂演绎,一次生动的爱的教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华菊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三年级的《搭船的鸟》一课。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教学语言流畅且具有亲和力,很能吸引刚步入三年级的小朋友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华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生思维的调动启发,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华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课堂伊始,华老师通过让学生“看”课文插图、看视频、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仔细地“看”翠鸟,引出教学关键点“观察”。教学环节简约明了,特别是对生字词的教学,十分细心,非常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
马龙凤老师执教二年级的《葡萄沟》第二课时,她循循善诱,由浅入深:
1.利用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关键词;
2.欣赏葡萄沟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有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3.指导学生美读品析重点段落句子,不仅培养学生语感,而且能引发学生读中感悟;
4.课后,马老师让学生品尝葡萄干,既是课堂的延伸,进一步认识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很甜,很好吃,而且让学生意识到课文与我们息息相关,引以为豪。
马老师的教学形象生动、扎实有效,学生们积极投入、乐在其中。
数学篇
张金良老师执教六年级的《百分数的认识》。课堂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从导入回顾之前所学的分数、小数、整数,到教学过程——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写法,都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
张老师的课堂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张老师上课激情澎湃,语言非常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特别容易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五年级的张之逸老师执教《分饼》一课。
解读教材是用好教材、有效教学的前提。张老师能深入地分析教材,认真解读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知识点把握得比较全面、准确。因此,张老师对教材的运用和处理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十分科学有效,贴近学生实际和需要,较好地达到了课前的预设目的。
在“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环节,张老师大胆放手,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分饼”,并通过学生的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让学生亲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其意义和特征。整个操作活动,张老师始终充当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年级的胡华老师执教《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一课。胡老师上课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干脆利落,引导孩子到位,关注孩子及时,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都很到位。
在教学时,胡老师充分运用了知识迁移的方法,复习了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表示,找出知识点的生长点,用旧知推理出新知,然后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
整堂课的流程“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比、抽象概括——实践应用”层次分明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可以看出胡老师对教材钻研透彻,吃透了教材,备透了学生。
范玉秀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针对这个概念性的知识,范老师由浅至深,依托课本上的内容,又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即周长是物体最外围一圈的长度,周长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外围,二是封闭性。
在课堂上,范老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周长,最后还及时让学生在练习中检验所学,让知识加以巩固。
对于刚执教的年轻教师而言,一堂公开课既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锻炼,也是对自己教学水平的一次提升,更是人生的一种历练!
陈露老师执教的《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一节综合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巩固复习课。
本节课设计准确、有效而又充满美感。首先用“看卡片,做口算”的形式复习了乘法口诀,为新课做了铺垫。紧接着通过情景图把学生引入探究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总结数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陈老师随着学生的思路循循善诱,于是学生顺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生们经过交流讨论,加深了对应用题的理解,提高了对知识的了解。
整堂课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在探究活动中逐步走向深入。
评课交流
盈盈寸草心,悠悠教研情。每堂课结束后,大家都会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在充分肯定执教教师的闪光点的同时,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执教教师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各位教师博采众长,深入研习,提升教学技能。
活动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我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听课周活动的开展,更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一个助推力。我校全体教师都以一种开放、悦纳的心态参与活动,大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策划课堂教学,深入探讨教学方法,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本次活动我校教师从实际出发,致力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充分表明了我校真抓实干,立足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决心。教师们也为我们呈现了不同风格的精彩课堂。
语文组:努力为学生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环境,抓紧基础的字词教学,注重学生的规范书写;注重朗读,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自我对话。
数学组: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乐学的学习氛围;思路清晰,语言严谨,讲练结合,注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再成功的课堂也是有缺憾的。我们也深刻意识到还需努力的方向:
1.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更要面向全体学生。
2.要改变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预设轻生成的现象。课堂上教师的着眼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3.教师课堂预设内容不能过多,应当适量。教师应该注意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设立准确、有效、且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目标。
4.教师不宜太过依赖电子课件,要注重板书的示范和总结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育长路漫漫,我们塔背小学全体教师在张金良校长的领导下,将继续秉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理念,稳扎稳打,并肩前行!
礼林镇塔背小学
2023年11月5日
编辑:朱 卉
审核:张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