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16971594的简篇

用户16971594
创建于2023-11-05
阅读 2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正面管教》

(一)

       孩子的行为,就像冰山位于水面以上的部分,是我们能看到的,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得多的部分则代表着行为背后的信念,以及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深层次需要。

       正面管教既处理行为,也处理行为背后的信念。它是一种理解和鼓励模式,由于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也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所以孩子需要理解和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

       传统教育似乎铸就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家长(老师)是权威的化身,是权力的实施者。尊重教育则是对一个完整生命的理解和认同,要把孩子视为和自己一样处在同一条水平线的两个生命个体。

       心态是西瓜,成绩是芝麻,拥有良好的心态是根本,学习成绩只是附加产品,要培养热爱生命、积极生活的孩子。

       要尊重孩子,就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这样就等于搭建了一条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

(二)给孩子安全感是最起码的尊重

      每个孩子都可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产生恐惧的心理,这属于正常现象。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恐惧这一现象。

      孩子需要教育,但更需要保护,包括身体的和心灵的。在他们犯错的时候,不要一味只想着如何批评他,惩罚他,而应该想想,如何保护他。

      除此之外,还要明白,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尤其是他在外面受到委屈、挫折、伤害时,父母要为孩子努力营造出一个能让孩子最放松、最放心、可以说出心里话,并且不会得到任何否定评价的环境。

(三)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

      中国的教育往往强调让孩子遵循某些固定的规范,而忽视孩子的个行成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成俗语,就是这一教育观念的反应,而所谓的规范又是由老师、家长单方面制定的,许多时候它甚至成为压制孩子的一种工具。

       教育的成功之道就是要找到孩子的优势,充分地、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如此才可能成功。

(四)尊重孩子,别扮“监工”

      父母以“监工”的身份来压服孩子,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父母可以用这种手段把孩子培养为“听话的孩子”,但听话的孩子就是傀儡,就是没思想没内容的机器。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主见、没有判断能力,甚至唯唯诺诺的人,等他遇到了比自己更强的人,是不是会俯首称臣、任人摆布呢?

(五)父母不必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

       争辩表明孩子在走自己的路,认真思考问题,次数多了,他们会明白父母以及自己并不是样样都正确。这样孩子就会弄清是非曲直,学会估量自己,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形成好的人格。

(注:争辩区别于吵架,客观陈述事实、道理,而非高声争论,以吵赢为目的)

       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那么他的勇气、进取心、正义感等就值得怀疑了。

阅读 2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