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 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伴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季的到来,支原体肺炎成为了现在的高频词。
为有效的预防支原体肺炎侵入幼儿的身体,除了让幼儿及家长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培养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生活的卫生习惯, 同样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感染每个季节都会发生,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有两个特点:一是今年出现了感染小高峰,二是感染人群呈现低龄化特点,绝大多数患者为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
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
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表现为:热、咳、痰、喘,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可能持续1~2周。
发热:发热以中高热为主,体温>38.5℃。可伴有头痛、咽痛、耳痛等,持续高热预示病情重。
咳嗽:病初多为阵发性干咳,咳嗽较为剧烈,可伴有胸痛、胸闷等。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逐渐加剧,痰量增多。
部分患者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支原体肺炎 传播途径
支原体肺炎约有1—3周的潜伏期,从潜伏期至症状缓解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口鼻分泌物可携带病原体。支原体肺炎还可能通过气溶胶及接触病原体衣物等进行传播,但传播感染的概率较低。
如何预防感染“支原体肺炎”?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孩子们年幼体弱,身体免疫力差,尤其要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净双手,尽量避免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共同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身体不舒服需要马上就医。
2.认真消毒,做好预防
有支原体肺炎患儿时,需要通过暴晒、使用消毒液、高温煮沸、熏蒸等方式消毒,注意戴好口罩进行防护。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家长,可以避免患儿与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接触。当患儿喘息时,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
3.避免交叉感染
多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
少聚集: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有必要应戴好口罩。
如家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容易交叉感染,应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带病照顾孩子。
4.注意增减衣服
近期气温变化大,早晚较冷,中午气温又有回升。因此,送孩子来园时可以穿一件外套,防止孩子着凉。衣服要逐渐添加(猛加衣的方式不可取),使幼儿身体逐步适应环境气温,拥有抗御风寒的能力。
5.合理膳食
膳食要合理,以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尽可能少食辛味之品,多饮用开水,适当多食青菜、番薯、藕、柿子、香蕉、红枣、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果蔬,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还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关注幼儿园的食谱幼儿在家吃的晚餐应避免和幼儿园的中餐重复,预防食物中毒,防止病从口入。
6.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应鼓励幼儿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请您每天坚持让孩子准时参加幼儿园的运动活动,让孩子们各种体能的锻炼,提高运动能力,同时增强抗病能力。
7.及时就医
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尽量居家休息,如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或久咳不愈,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患病后家长如何护理?
1.家长要让患儿多休息,卧室要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呼吸道黏液变得干燥不易咳出。
2.饮食要少量多餐,吃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
3.患儿在发病期间要注意隔离,以防感染给他人,避免到人群集中场所。
4.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替孩子增减衣服。
5.要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餐巾纸捂嘴,尽量减少飞沫向周围喷射。
6. 避免来园交叉感染,待孩子康复后,再送幼儿园。
家园协作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现在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需要家园共同携手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共同为幼儿筑起一道健康安全的防线,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携手,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图文编辑:夏媛芳
审核:王梓怡
监制:杨芳
勐腊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