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高级中学高一10班精品作文赏析之三

罗湖高级中学高一10班作文园地
创建于2023-11-05
阅读 4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千岛湖

高一(10)班殷特儿

    有时侯还是会难以忘怀那抹浓郁的绿色,浓郁快要熔化在记忆里的仙境的绿色。

     那次,我有些欣喜到千岛湖,母亲说是这是幼时故地玩耍的地方,夏天时犹为凉快,清凉之地是孩子儿童们爱去玩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柳慢慢下垂枝叶伸向绿色深渊,那绿色泛着碧波,湖面上还有星星点点来回荡漾的叶影,柳树残枝随风摇曳。

     往前再走近些便是瞟见湖下藏匿的水下古城,模糊的小纹波动中隐隐约约的瓦片,四合院,屋檐旁边翘起来的尖角,仿佛穿越回从前瞥见欣赏这古代建筑盛宴。湖下因浸泡许久的瓦片上有些许的微生物,冒着鲜绿色,显得鲜艳靓丽,为这精彩建筑抹一份别样色彩。它们安静地立在那里,安静的等待后人的欣赏赞叹!因为你完好,所以后人潜下水,打开照明灯,这份盛宴就是舞台拉起了帘子,徐徐展开供后人欣赏。比起北方的黄土文物,轻扫保护完好才能模糊瞥见文物在千百年前的辉煌,实属轻松且盛大。

    母亲见我对湖里的鱼有些着迷,便买来小贩上的鱼粮和我一起喂食。我挥了挥手中的鱼粮,活泼灵动的小鱼便争先恐后朝我这涌来,使鲜艳浓郁吃饱的小鱼会翻出水面飞向天空,摇摇身上的小珠然后悄然下落!湖面仅仅泛起涟漪,溅起的小珠使整个流下来顺滑流畅自然,简直就是跳水天才。母亲说它们这样做是为了表示感谢!

    千岛湖旁有青山围绕,青山、绿枝交相辉映在湖面上,绿影随流水波动星河婉转,好是柔美!再者南方的秋总有残蝉啼鸣,猿猴哀鸣时有大雁在上空迁徙飞过,抬头细看一丝一丝从山上梧桐树漏下来的日光,阵阵凉风吹过,落蕊飘落……

    千岛湖的绿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在我的人生长河中韵染出一份清韵的香甜。

南国之春

高一(10)班 郑洁文

     南国之春,与故都的正好相反,来得温柔来得细腻,来得欣喜.。在万物俱寂的寒冬中,春踩着满地的积雪,悄无声息地降临.

     冬日中的城市,最是难熬。但每到夜幕降临人间,自然陷入了沉睡。这时,繁华的都市在黑夜中升起.南方的都市最是喧闹,人山人海。与北方的冬不同,人们就算身上裹着厚重的羽绒服,也依然藏不住他们的笑颜,和于卷陌之间寻找美食的喜悦。这就是南方的人们,喜冬,并乐在其中.

     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繁华过后难掩故人的离去.城市陷入了寂静,万物彻底陷入了沉睡.

     听,是谁,从远方传来了银铃般的歌声,是谁在"随风潜入夜,润物欢无声"啊!

    黎明的钟声已然响起,温洋洋的晨曦唤醒了睡梦中的人们。出门去,竟感觉不似往日的严寒。脱去手套,抚摸着春天的第一缕阳光.顺着阳光你就会找到枯草丛中新生的那一抹嫩芽,碧绿的,细小的,美好的,那是你的生命。它沐沿在晨光中慷懒地伸伸懒腰,美好的样子被过路的行人收尽眼底,忍不住感叹一句:"啊!春天到了!"

     不出所料的是,过几日后便会下起了春雨。雨点嘀嘀嗒嗒地打在房顶上,打在行人的伞上,打在千家万户的心上。南国的雨是有个性的,有时清脆地如小众的小提琴曲,有时倾盆地如悲哀的大提琴曲.。淅淅沥沥地撒在街道上,撒在万物的新生中,是春雨赐予他们的祝福,热烈又神圣.

     江南水乡的雨,最是迷人,可是无缘一探究竟,竟有些许的遗憾。

    这便是南国之春,我心中的那一片沃野。

至冬绽放于故乡

高一(10)班 李许可

     纯洁的夏花好像点飞舞在至冬,无尽思念也绵延于漫天白花。

     雪,总是冬的代言词,却只代表了北方的冬。在山东高密,冬是最刺眼的,树先在秋日抖落蓑衣,光秃秃,乌泱泱地立着,使捣鸟窝也变得容易了起来。好容易挨到冬,披上白貂大衣,便得以亮晶晶,暖乎乎地冬眠。一片“五彩斑斓”的“白”中的黑白,倒显得刺眼了些。

     腊月,是霜冻的季节,高密在山东中东部,干旱的很,常年没有一滴水的小湖,小坝,却能有薄薄的,但坚硬的冰,小小一圈便是天然的溜冰场。姥姥家后面有一条“胶河”,贯穿整个高密市外的郊区,养活了近三分之二的农作物。河边常立着大片大片金黄的芦苇,哪怕河面总是凝着的,也屹立不倒。接近立冬,气温还算温暖时,湖面解冻,总有白鹭等成群成群地立在水面,白翅在外扑棱着,长颈没入冰水,“扑通——扑通——”一个接一个或者大片地把头扎进去,寻觅尚未来得及逃走的猎物。有时从东北向南迁的大雁在暖冬路过时,也会“噗嗤”地扎进去,随即便钓上只银色还在挣扎的鱼。这样的冬,是热闹而温暖的。

     冬天是火红的,大多过年在仲冬,或是暮冬,但总归是“雪里红”。这样的白里透红,是北方独有的美。人们将秃树上的雪抖干净——即便它们马上又会被点点细绒覆盖,并挂上祈福带、红丝带,为新的一年祈福挡灾,破旧的绿门框上的薄薄细雪被摇落,撕下前几年叠贴得厚春联,重新倒挂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望福“倒”。除夕当晚裹上棉袄、马甲、毛衣、羽绒服、棉帽、围巾......穿过大门前的两盏灯笼,晃晃红门上的圆环,踏过门槛进入主室,迎面便是红红火火的人们,门外的冷清被全然阻隔,只留下热情的主人和亲人们,桌上是酱香狮子头、炉包、火烧、凉拌皮蛋、凉拌茄子......你会好奇团圆饭为何没有饺子?人们却只是毫不在意地继续开着珍藏的酒......直到23:40,主人会将熬不住先睡下的宾客们叫醒,几张大圆桌上摆着满碗饺子,一人一碗,配着蒜头、大酱,至于用小碗装的原因——一锅饺子会包十几个硬币、红枣,吃到的,不论老人、青年、小孩都会欢呼雀跃,不仅是财源滚滚,万事大吉的象征,更是传统习俗的传承,这是一个热烈绽放的季节——冬。

     南方的冬,却是郁郁葱葱,没有冬味,见不到在空中飞舞绽放的雪,看不到晶莹剔透的冰,尤其是垂在屋檐上的冰棱,没有秃树,没有车霜,没有在早上刮车玻璃上的白霜的乐趣,更没有季节更替的感慨!这是不完整且无趣的冬!

    万千斑斓的冬,唯我独爱故乡高密的冬,这是刺眼而热闹的冬天,是热烈绽放的至冬。

老家的冬

高一(10)班  孙梦贺

    冬天,对于世间万物来说都是单调的,单调的白,单调的冷,一点乐趣也没有;而在南方,冬天也是单调的,没有变化的风景,没有特别的美丽。不过,人不比普通动物,人是可以从普通的事物中寻找乐趣的,正如我在老家一样,河南的冬天那样。

      我原来是在老家上的幼儿园,小时候玩雪的记忆并不深,但过冬的印象却特别深。白茫花的一片雪,大雪时踩下一脚脚,深深的洞便一个个出现,有些还会紧紧地绑住你的脚。坐在姥爷的摩托车上,从雪地里骑过,就像在坐过山车一样。若这时从高处往下看,黑色的车痕如墨水一样划过一笔,将苍茫大地一分为二。而若是能走到山间的公路,再将相机对着山谷对面,你总能拍到由山脚到山顶那渐变似的白色,偶尔也会有寺或大石门立在山上,这使得他们看上去更加孤高,清远。原本的单调也被想象力消融。

      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家的雪越来越少了,只有大雪的时候,雪才留得住。地面的温度比以前高,我们想弄到大量的雪的话,只能让姥姥将遮阳的大伞打开,到晚上用棍子敲一下,就会有许多的雪掉下去,但一会儿就化了,而且还不是白色的,是半透明的,甚至能看见中间的杂质,有吃剩的糖纸、塑料粒、木签等等等等。唯一有意思的只有屋瘾的冰推,我可以将它摘下来玩。

     冬天,这老家的冬天,已留不住了,就算留得住,我也早已扎根在广东了。唯一留下的还是那些小时候照片,背景是自然的白,单调的白。

故乡的冬

高一(10)班 杨嘉宇

    潮州的冬总是来的太晚,又走的太早,它让景物失去秋日撒下的金黄光泽,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灰。是热闹的,新年相聚的喜悦冲淡冬日的萧杀,如风雪中篝火闪烁着跳跃的火光,是亲人之间三言两语也道不尽春夏秋的思念,敬酒时酒杯清脆的碰撞,碗筷与饭菜相碰给这片清冷阴郁的画面点缀上人情味。

    潮州的冬,是不下雪的,被寒冬裹携微咸的海风迎面而来,捧着一碗热粥,坐在木制的栏杆上,海风顺着回廊打开的窗户溜进来,在我的耳边倾诉着冬日的到来。坐在温暖柔软的丝绸坐垫上,脚下炭火的温暖游遍全身,屏风上的画依旧,一线一针绣满了全家团聚的喜悦,透过精雕细裁的大红窗花。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冬风吹奏着海面形成一道道乐波,相较夏天的澎湃激昂,冬天宁静得像安魂曲,不变的只有那水光接天的蔚蓝。虽然潮州的冬不下雪,却也不是不易发现的,渗透到了这个地方。

    潮州的冬,是热闹非凡,白天家家户户窜街访巷。诸如新年快乐和家团圆的祝福语不绝于耳,家家户户贴上了红联,红光与灰蒙蒙的天空相衬,倒像是指引离乡之人归家的星光。晚上,烟花五色相映,在星光月影的照耀下绽开了一朵朵绚丽的花蕊。如果白天染上了冬日的沉郁,在昼犹昏,那么在晚上便是在昏犹昼,火光接天,连大地仿佛也被这美丽所渲染光彩照人。

    潮州的冬,离不开海风与寒霜相触的刺骨,离不开荒芜遍地的凄清,更离不开亲人之间的嘘寒问暖,过年时的团圆之喜。冬天,这海边的冬天留不住,只能让它从

手指缝中流过,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品味,它却在我人生中留下重要的印记。冬天,其实哪里都有,只是只有潮州--我的故乡的冬天最令我难忘。为它一年中唯一一次的相聚而感动,为它一年中新年团圆的亲情而感动。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可是故乡的冬总能给我熟悉的感觉,故乡的冬总让我如此留恋。

故乡的冬

高一(10)班 陈烨

    故乡的冬,异常的冷。这种冷,是绿色的,是红色的,唯独没有白色。它与深圳那万家灯火的热闹和不同,这种冷,是发自内心的凄凉。

    电白,一个三线城市的一个村子。虽说带了点“白”字,但与雪一点也不沾边。这里有时只需穿着单薄的衣物,便可在大街上,深巷中随意走动。有时一阵不起眼的小风,便是刺骨的寒霜。这里的冷变幻莫测。忆中,故乡的冬是温暖的。是除夕夜被炮竹吓得躲进母亲怀中的回忆,是与好友在门前点燃烟花的回忆,是在邻居家中喝着热糖水的回忆,是和亲朋好友之间的欢笑,是在吃爷爷包的糯米糍。大人们,儿童们,无不展现出欢声笑语。收到红包的欢笑,老家的小狗,还有那颗棵亲手栽下的荔枝树。

    现实中,故乡的冬是寒冷。“好久不见啊,表弟表妹!”和忆忆中的不一样,回应我的只有冷不丁的“哦,”剩下的便是死寂。我没有过多逗留,来到了朋友家。

    “去不去放烟花,我刚买的。”

    “哒哒哒哒…”回应我的,只有冰冷的键盘声。我看着他的背影,只是放下了烟花。走了。

    我来到了那位大哥哥的家门前,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一问才知道,是去了大城市。整个院子只剩下那棵荔枝树。我很早的回到家,随意的应附了一下,便睡下了。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在路上,双手插在衣物中,迎着寒风,低着头,应该是怕自己的嘴唇冻裂吧。我就凭着儿时回忆,来到了爷爷家中,看着几个大人在做糯米

糍。我拿了一个尝了尝,是一股花生味,是甜的,又是咸的。我懂了,是回忆的味道。我边走边吃着,来到了爷爷跟前。我看着黑白的他,看起来是那么的冰冷。

   我一时间五味杂陈,我终于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比北方的冷。我不明白,是他们变了,还是我变了。

故土的秋

高一(10)班 杨子桐

     “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地清、来地静,来地悲凉。”正如郁达夫所说的,秋的到来总是毫无预兆,深圳的秋并不少见,但河南的秋,却比深圳的秋味浓太多了!

     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雨绵绵秋意长。没有春天的春暖花开,也就没有冬天的严寒深沉。秋天就是秋天,多才的季节。最喜欢那秋天的枫叶,红红的,透过阳光的光线,更为好看。透过铺满阳光的树叶,流露着大自然的清新自然。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亦是深绿色的!

     池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水是那样的清、静,一阵乌云飘过,滴落几滴雨水,叮叮咚咚,随秋风落在树枝头,随秋风没入池水中,很美。你看湖水中水滴的水圈,一圈圈相互扩散、撞击,最终无迹,红彤彤的鱼群自由自在。你看窗外的细雨,绵绵的、细细的,犹如大自然在与你悄悄细语。

     那里的秋与深圳不同,比起深圳,那里的秋多了一分凄凉之意,我喜欢故土的秋,因为那里的秋是鲜艳的、美丽的,经过几场秋雨的洗礼,天空变得格外蔚蓝,偶尔有几只鸟盘旋飞过,像一幅大师的油画,让人产生无尽遐想。

     到了秋的末尾,落叶凋零,枯枝败叶,一阵凉风吹走最后一片叶子。虫蚁也做好了入冬的准备,正高声高唱着对来年春天的向往,蟋蟀弹琴、螳螂伴舞,对入冬前的沉寂作最后的渲染。唯有常青树焕发着它原有的风采,在这万物凋零的时刻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我爱这故土的秋,这落叶归根而又生机盎然的秋天!

故都的冬

高一(10)班 钟展鸿

     冬天,这故都的冬天,无论我在何地都能忆到它的好,这南方山城的冬天,却来得急,来得欢,来得喜庆。

     东南,冬天也还是有的,但,来得不似北国那般的急燥,空气也凉得很,像是一夜之间降临,并且又时常少雨而多风,昨天还着单衫,今儿就套件棉衣了,再细数一下时日,呵!也确是快过年了。

  不逢故园之冬也有五六年了,大城里,在领略故园的过程上,是比不过故园的,每到了冬天,就时常想起那王母山上的主持公婆,镇上中学上孩童的欢笑,九子石的鱼跃,陈桥过对面的蓬影,而深圳映照的冬天,没有与故园半分相像得。

    早上起来,单车一推,着羊毛衫散步出门去,不惧迎面来得凛冽的风,不解北方人,躲在坑上,窝在被子里的慵懒。东南人,就喜欢早起,感受寒风,自然而然就感到冬意了。

     打边炉,算是南方的特产了,在这冬天,速速买上豌豆尖,茼蒿,烫上一碗,拌上料汁一口下肚,便是一年中最好的Golden days,趁着冬意还未溜走,多打边炉才为上上策。

    南国之冬就好似与北国的微风与之沙尘,果酒之与豆汁,烟花对鞭炮,小舟与之马车,家猫与大鹅。

    南国故都的冬天甚好,我愿消耗在深圳的时间,换得享受故都之冬一时的零头。

贡嘎之夏

高一(10)班 梁文悦

     夏天,在东部地区总是郁郁葱葱的;可是啊,川西的夏,来得却特别清凉,特别缓慢。我的七月暑期,要从深圳一路向西北、西南游玩。为了走出家门看见更广大的世界,看一看川西的夏。

     在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座高大壮观的雪山,叫贡嘎雪山,是川西人民的神山。没想到我还能在盛夏天气遇见冰雪与清凉。坐上那高大的越野车,我们将要赶去邂逅日照金山的美景,要看雪山得到雪山对面的秃山去。这里气温较低,尤其是到了半夜,在大夏天还得披上羽绒服呢。在秃山下的小镇里的一间民宿里我早早地起床,尽管在山脚下,海拔也有一两千米,我从未亲眼见过西藏厚重的房屋,也从未靠近过马匹.亦从未在深圳的夏天体会过在高原的舒爽。到了川西边我领略了独具特色的藏式建筑和服装,近距离触摸了马儿有力的脊背,甚至还骑上了小白马,亦在这里尽情享受着夏月少有的清凉。

     出发去秃山,那山光秃秃的,地面崎岖不平,几乎都是陡坡,一路开车上去真是心惊胆战。山边车地有几群放养的牦牛,但都瘦成了皮包骨这山光秃秃的,没见得有一点绿色存在,在路上耽搁了一点时间,没能见到日照金山的盛景,但也遇到了壮观的雪峰。

     终于到达山顶的最佳观赏点,在最高的平台上,有许多象征着神明的玛尼堆,它们是藏族人民对神灵的供奉,爬上高高的泥石坡、转头,一片淡蓝拉着成群结队的白云,闯入我的视野,这里海拔约为5000米,爬了坡我喘气喘的上气不接下气,但没有任何头晕头痛。我还没有缓过气来就被对面的雪山震撼了。天色一片湛蓝,云雾缠绕着山峰,将洁白的冰雪拥入怀中。那一抹白云恰好把山尖尖融进了淡白之中。尽管在炎夏的时节,贡嘎雪山上的冷风依旧依恋着这里,风呼呼地啪打着我,挂掀起我的外套。

     此刻,我忽然觉得,四处奔波熬了几天的夜也是值得的,如此美丽虽在盛夏,但雪山山顶依然积堆满了长久不化的积雪,孤立不消地立在高山之巅,前面是壮阔的雪山生峰,周围围绕着许多无名的小山群和幽深的山谷。那山的表面只有坚硬的石头和深褐的土石,像威武的大哥哥带着一群群调皮的弟弟气氛一片祥和,背后是百米深渊,底下弯曲的一条条路。我站在高峻的山尖尖,前后左右尽是高低错落,连绵千里的山群,最显眼的便是贡嘎雪山主峰、高耸入云的山峰,给我配合凉风的拍打,威武神圣的气质尽情显现了出来。它背靠着天际.前拥着白云,身边附着山脊,我们在它面前,迎面享受着自然风光的美好,清风给我带来的不只是温度上的爽快还有对全球环境的希望,我在此刻深深地祈祷,希望人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让天空永远湛蓝下去,让随处可见的风景永葆青春。

     回到炎热的深圳,拖着行李箱走出车站那一刻,属于热带的湿风将我仅剩的冷气冲得烟消云散,浑然无踪,我知道祖国的将来会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环境美好如初,我也知道短时间里.我是见不到日照金山了。现在的遗憾正在为未来的某天埋下成功的种子。

《故都的秋》荐读词

高一(10)班  周蕾

    悲凉与清静的是他,眷恋与落寞的是他,喟叹与爱国的也是他,是故都与秋的结合、是悲秋与颂秋的结合、更是郁达夫与爱国的结合。《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家乡的眷恋,处垸的落寞,对国家的期盼......

    郁达夫将这些浓浓的情感寄于其中,是发泄,倾诉也是敲响的钟声。

     郁达夫是抗日时期文艺界抗敌御侮斗争中的翘楚,浓浓的爱国之心以文章的方式向世人展示。期间有迷茫,有坚定,也有悲愤....《故都的秋》寄托着他的迷茫却仍坚定的坚守,对故乡的眷恋更是对国家的爱恋。

    《故都的秋》表面是淡淡娴静,似是无风惊扰的水面般波澜不惊。各色的美景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平平淡淡的生活,住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赏天赏景赏时光,偶然出门遇友故友,微叹互答笑开颜.秋感受秋的强健,笑看树梢累累硕果.然而平静是表面,水底并不宁静。隐隐间的是一种悲凉。只一椽破屋,只听得飞声,只瞧见一丝日光,只那一种落蕊,只余秋蝉残声,只叹着“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雨绵延,带来一身的湿润与悲凉,这是秋的硕果也无法遮掩去的悲凉。

     郁达夫所喜爱的,是故都的秋,是中国的秋.这也正是我们所喜爱的,所要留住的。 

阅读 4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