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朗诵技巧   诵读国学经典

露露
创建于2023-11-05
阅读 3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朗诵,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朗诵,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诵,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诵,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规范口语;朗诵,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朗诵,能完善知识结构。

  朗诵为什么是高雅的?因为,朗诵绝不是把文字大声读出来而已。而是要求朗诵者把握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要求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声情并茂;要求朗诵者把自身的感情融合到作品中去,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把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充分地体现出来;要求朗诵者准确、清晰,并能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

  11月3日,通辽市妇联“百灵鸟”碧桂园和悦家庭教育非常荣幸的请到了通辽市知名播音员主持人青蓝老师为大家讲授了一堂活灵活现、声情并茂、让人如痴如醉的《朗诵的技巧与发声方法》。

      青蓝,通辽市知名播音员主持人、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师口语考核评审专家、朗诵艺术学会会长。青蓝老师一直致力于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正确的朗诵,诵读国学经典、感受文字之美。

00:11

  青蓝老师从语调、发音、语速、朗诵时的动作、朗诵的礼仪等几个方面讲授了朗诵的技巧。青蓝老师说:“朗诵可以让人感觉到文章独有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和感知语言的美感。语言的表达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这就是语言美的一面,书面语言体现的更加明显。这种韵律感、节奏感、音乐美感、排比和对仗,只有用嘹亮多情的声音才能充分体会出来。要凭借声音来表现,只有通过朗诵才能真正体悟到。尤其是古诗文,只有在朗诵中、在流畅的声音里才能更好地感觉那种平仄起伏的韵律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更好的感觉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贴切、入心,才能品味汉语那种特殊的音乐美,吟诵出作品的精神和风采。”

00:23

  青蓝老师认为准确的理解文意要借助朗诵,因为朗诵是打开文章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朗诵才能更准确地感受到文章和诗歌的美。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往往经我们朗诵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准确地领悟文字内在的思想情感。如朗诵朱自清的《春》,就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形象美;朗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能感受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

00:33

  青蓝老师讲到:“朗诵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中国文学语言之美不仅表现在内容、意义和外在的形式上,还表现在它特有的声音韵律上。节奏和韵律、无论古文还是现代文,其特有的韵律与美感足以引起我们在朗诵的时候“手舞足蹈”、“激情澎湃”。这是因为每篇美文、诗歌都有着“诗”的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通过朗诵,可以将这种美还原。诗歌是音韵和节奏的艺术,诗歌本来就是吟出来的。所以,唯有还原诗歌的音韵和节奏,才能感受诗的美感,发掘出诗歌的魅力。”

  青蓝老师强调:“朗诵可以培养想象力和表现力。美文和诗歌的意境有韵味,能唤起人的美感、想象力和表现力。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意境美含有言外之意、景外之意。韵味之至,能产生一种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美感。在朗诵这类诗歌时,根据诗歌的情感起伏设计和褒贬色彩揣摩,朗诵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与作者一块同悲同喜、同爱同恨、同歌同泣。如果只看文字不朗诵,是很难与作者一起共鸣的。所以,朗诵作品时,要真听、真看、真想象、真进入意境、真感觉、真触动,与作者一起共鸣,带动听者一起进入意境,自然就会唤起朗诵者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通过学习朗诵让自己吐字清楚、字正腔圆、说话连贯畅顺。如果朗诵时出现个别发音错误,不仅使朗诵内容的美感受影响,而且使听者有一种正在品赏大餐时却吃到一粒沙子一样。所以,朗诵时要求吐字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经常朗诵对说话吐字清楚、字正腔圆、连贯畅顺有很大的帮助。不仅有利于我们在演讲会、辩论会上更好的、高质量地发挥,而且还利于提高参与其他事务的效率。

00:14
00:28
00:35

  青蓝老师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她总是积极引导大家主动参与朗诵,让我们的朗诵能力得到锻炼、朗诵技巧得到提高。课后大家纷纷表示,听了青蓝老师的课受益匪浅,老师讲课重点突出、内容详细、条理清晰、生动幽默、声音,让人听的如痴如醉,仿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聆听世界上最动人的声音。

编辑:露露

审核:徐桂红   刘伟

阅读 3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