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快乐每一天💫
创建于2023-11-05
阅读 3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1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4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来到外公家

《童年》中的《来到外公家》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公家,度过的岁月。

在这部分内容中,阿廖沙的母亲和外公的关系十分紧张,经常发生冲突。阿廖沙也因此被母亲嫁给了一个据他母亲所说“人人都说他好”的人——卡希林。

在卡希林家长,阿廖沙也并未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的妻子经常生病,也经常虐待他。而卡希林则会打牌,经常酒醉,甚至还会动手打孩子。

在阿廖沙看来,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恶的,他的身边充斥着斗殴、争吵、搬弄是非和撒谎。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阿廖沙遇见了小茨冈这个好朋友。在小茨冈的引导下,阿廖沙开始尝试着反抗这种生活。

总的来说,《来到外公家》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阿廖沙在外公家的童年生活,以及他如何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反抗精神的人。

阅读 3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