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深研课标,履践致远赋能课堂

soul_back
创建于2023-11-05
阅读 30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苍松翠柏,香桂虬槐,只有植根坚实的大地,才能枝叶繁茂,森然参天。2023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课标落地,万事系于课堂。为能更好地理解课标理念,清楚课标理念在课教学实践中怎样有效落地,2023年11月5日一11月7日,在王芳校长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王芳自治区创新素养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来到了美丽的合肥市参加了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行动“全国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峰会”活动。

  根据会议安排,11月5日上午进行的是《新课标下教学管理规范重建》的讲座。讲座的专家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朱伟强教授。朱教授从课程修订的必要性;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学校教学管理新规范这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从国际形势,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家庭的具情况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11月5日下午进行的是《基于新课标理念专题引题引领》的讲座。讲座的专家是上海金瑞学校校长,全国知名校长,教育专家,教育学博士,特级校长程红兵。程校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

        1.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

        2.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3.新课标主要观念

        程校长还谈到了,何为真正的学习?

        基于课本的学习一一基于标准的学习

        概念离散的学习一一观念聚合的学习

        符号记忆的学习一-深度理解的学习

上海金瑞学校创设真实教学实例:财商课

01:10

  虽然窗外阴雨绵绵,但丝毫没有减弱各位老师的学习热情。老师们认真地学习着,记录着,思考着。

  会后在工作室主持人王芳校长的组织下,各位成员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纷纷谈出了自己今天学习的所获所感所思,进行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郭敏媛:

        1.朱伟强教授的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听了朱教授的讲解,才明确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是什么,为什么要课改,中国人口基数已下降至原来的1/3,只有改变基础教育的育人方式,培养人才的创新力,将现在的生产力变成原来3倍,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强劲的发展势头。听完后,真的觉得作为教师责任重大,投身课改的意义更大,为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供了方向。

        2.程红兵校长的大单元教学的梳理,我比较关注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关注的四个点:驱动“大”、站位“高”、学程“全”、视野“阔”,程校长以建房子为例,进行讲解,深入浅出的理清了大单元到底该怎么做,以为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

万晓敏:

        1.学业质量检测的标准。要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纬度,结合各学科的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进行总体刻画。 

        2.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是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两位教授的培训都提到了大单元教学,归纳总结都是利用实践活动将单元进行整体规划教学,以往都是以教材单元进行整体教学,通过今天的培训,认识到真正的大单元教学是要从“教材单元”转向“经验单元”,通过大概念、大观念、大任务、大项目来组织教学,从而落实到利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朱澴沛: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个问题直指教师直指教师的实名与担当。与时代对话,与未来沟通。我们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新时代人才,需要我们钻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未来,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与新时代要求下的教育目标、管理理念、教学手段来探究符合当下教育形式的课程体系。做专家型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到真知识,真本领,培养学生的真能力。

李娜:

        听了两位教授的讲座,有以下心得:

        1.听了朱教授的讲座,使我真正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从解放初期的富起来,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复合型人才,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作为新时代教师,首要转变思想,从生活情景或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能做成事情的能力,愿意并习惯做正确的事。

        2.程校长的讲座对我触动很大。学生为什么上学?学什么。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尤其是那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真正的学习必须是真实的学习。

汪秀春:

        《新课标下教学管理规范的重建》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学尽可能用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给我启发很大,比如解决《为什么蒙古包的底是圆形的》完全可以让学生去操场或者校园其他场地测量计算,真实体验圆的面积最大。

王芳校长:

        培训学习是我期待已久的,也正如我愿,打开视野,头脑再次建构对新课标的认知。尤其是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的《新课标下学校教学管理规范重建》的讲座和上海程红兵校长的《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真的是梦寐以求的“名师大家”的启蒙,新课标背景下的理念和创新做法扑面而来,真的应接不暇。其中让我心意难平的有两点:

        一是纠正对新课标理念理解的误区。新课标自公布以来已有一年多了,一线的教师们经过这样那样的培训和自学,积极的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由于各自的领悟能力和教研氛围的不同,导致大家对许多新的理念理解有偏差,有误解。在教授们的讲座中,让我们对这些理念的认识,拨乱反正。

        尤其是教育公平、三维目标、深度学习、学科实践、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等等常见的教育名词,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其中的内涵。以深度学习为例,我们在投入第六届基础教育课题当中,也在研究关于深度学习的策略,我们的角度是以思维导图为工具,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而达到使学生历经深度学习的过程。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具体的策略成果,但是今天在专家们的讲座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要想让学生历经深度学习,必须教师要组织深层教学。成为知识与技能的浅层教学。第二层为历经过程与方法,第三层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个过程呢,就是从浅层教学到深层教学,达到育人的这样的一个目的。三维目标不是三类目标,而是三个层级的意思。这样的指导令人拨开了心中的迷雾。

        二是一些创新做法,尤其是教学管理方面,给予大力的启发。专家们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具备四个特征,一是基于问题的学习,二是强调情境化教学,三是重视单元整体设计,四是倡导学科实践活动等等,使我心中对“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有了清晰的轮廓。也启发到了我的一些具体想法:听课制度的转型 ,一节课还是听一个单元,开发观察量表,成立学校概课程委员会,做好学校课程规划等等。如何解决?还需专家指导和同伴互助自己磨练!

  虽然是第一天的培训,但让工作室的成员们收获满满,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与内化,加强自身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加深了指导。培训的专家们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身为一线教师可以在专业上有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教学工作也可以实现更深远的价值与意义。对工作有新的期待与牵挂,未来愿身披铠甲心有远方,长风破浪扬帆起航,借所学所感,望今后仍旧踏实工作,潜心教研。


制作:季春燕    杨世莲

审核签发:王芳

阅读 30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