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昆虫王国 解码自然奥秘”——高新区第三十一小学四年级3班秋季研学之旅

丝路青少年研学中心
创建于2023-11-05
阅读 11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孩子们们了解万年农业,探询农耕文化知识,探寻奇趣的昆虫世界,感受五色土的神奇,追溯万物生命源头,识花认树辨五谷,亲尝百草观蝶舞,畅游科普大观园,2023年11月5日,高新第三十一小学四年级三班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研学旅行活动。

  启程出发啦,出发前带队老师做好安全部署,确保本次活动各项安全举措落实到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踏着轻快的步伐,一路欢歌笑语,很快就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开启了有趣又有意义的探寻研学之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物院坐落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近19000多平方米,包括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 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中国葡萄酒博物馆等 7 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及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览园是集标本展览、园林观赏、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旅游景点。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土壤博物馆,本土壤博物馆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土壤科学工作者在不同时期采集自全国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包括整段标本、微型盒装标本和反映土壤发生演化过程的形态标本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反映世界上其他国家土壤特征的一些照片和文字材料。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认识土壤,从而树立保护土壤、珍惜土壤资源的意识。的确,土壤不仅是珍贵的,而且也是美丽的。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动物博物馆,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展厅,以动物起源、动物进化历程、动物分类为主线,通过介绍及图片、化石标本、动物标本和模型、模拟演示、触摸屏电脑等展示手段重点介绍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的历史与现状;还去参观了珍稀动物展厅,以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标本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为支撑,重点介绍了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种类、分布、数量及其环境保护、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关系;还参观了宠物与观赏动物展厅,以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为主线,重点介绍宠物与观赏动物、宠物现象、宠物经济、宠物用品等相关知识,唤醒孩子们的动物保护意识。

  到了实践环节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们认识了许多美丽的蝴蝶,每个人都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美丽的蝴蝶标本。

  很快就到中午了,孩子们来到餐厅开启了美味午餐。

  午餐过后休息片刻,我们来到西农大昆虫博物馆,这个馆是世界上最大、综合性最强的昆虫博物馆,是一个融科学研究、标本收藏、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基地。昆虫博物馆分为展览、收藏、科学研究和支撑系统四大部分。昆虫博物馆是目前全球展览面积最大、展品最为丰富、展览档次最高、集成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学科普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到各种昆虫,观察它们的行为动作,从中了解生命的奇妙之处,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我们来到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参观,按照历史顺序布展,分为“原始农业厅”、“三代农业厅”、“汉唐农业厅”、“宋元农业厅”、“明清农业厅”和“近现代农业厅”六部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辉煌成就。这个馆为目前国内展示内容最为系统的农业历史博物馆。

  接下来到了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了,此次专题课程基于博览园丰富的科教资源,整合昆虫知识,带孩子们了解直翅目昆虫中的蝗虫、蟋蟀、螽斯的体躯特征及区别,探究蟋蟀的发声原理和作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斗蟋”娱乐,认识黄脸油葫芦的外形特征,知道如何去饲养蟋蟀。

  接下来我们动手制作了“油葫芦”手工拼插,做了一只会叫的“油葫芦”,课程的内容包括拼插组件、精美插画、填色挑战等环节。23片组件考验着孩子们动脑和动手能力。拼插成功后,晃动模型,就能发出油葫芦的鸣叫声哦~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不仅限于书本知识,而 且在更广泛的领域了解科学文化,从实践中学习,锻炼大家了大家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与农神后稷相约,了解万年农业,探询农耕文化知识,探寻奇趣的昆虫世界,感受五色土的神奇,追溯万物生命源头,识花认树辨五谷,亲尝百草观蝶舞,畅游科普大观园,让枯燥的自然百科生动浮现眼前。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 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通过这次研学之旅,相信同学们都能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成!

阅读 11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