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一)电信诈骗的发展电信诈骗起初是台湾不法分子跑到大陆针对台湾群众进行诈骗。随着犯罪手法的不断传播,内地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也仿效其手段进行犯罪。电信诈骗的范围从沿海逐渐向内地发展,不法分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二)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什力克乡中心学校各班召开了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
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因不懂法律而差点上当受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能识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亲人。
电信诈骗常见手段
01 . 购物类诈骗
由于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的普及,交易诈骗占比遥遥领先,是最为高发的诈骗类型。犯罪分子通常冒充店主或客服,主动找上门,以各种理由要求你打款或提供银行信息及验证码。
犯罪分子还可能通过开设虚假的购物网站或店铺进行行骗,一旦受害人下单购买商品,便联系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聊天工具发送虚假激活网址,一旦你填写好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银行卡上的余额就不翼而飞了。
02 . 仿冒身份欺诈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及亲友的手机号、社交号,进行一系列伪装,再冒充熟人“猜猜我是谁”,骗取受害者信任,进而发送转账汇款指令。也有冒充公司领导、医社保工作人员等身份进行诈骗。
03 . 航班取消、改签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灰黑产买到乘客乘机信息后,首先是发送“航班取消”短信,并在短信中附有假冒客服电话。
如何应对电信诈骗
1.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
2.要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在相关网站输入账号、手机号码、查询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前要谨慎核实域名真实性,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谨防钓鱼陷阱。
提高民众防骗意识
(一)提高师生防骗意识
1.推进纵深反诈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反诈机构、互联网平台,在针对网络诈骗的治理打击方面,秉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 ,加大相关防骗反诈知识普及和推广度,提升民众防骗反诈意识。
2.增强防范意识 提高防骗能力
群众要增强防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类防骗知识;应提高防骗能力,熟知电信网络诈骗的新特点、诈骗分子使用的新套路,掌握防骗技能。
借助国家反诈中心APP、劝阻专线电话等预警反诈手段,对陌生电话、身份不明人员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转账。
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求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为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贡献力量。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召开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是对师生网络安全的教育的一次很好的宣传,效果是明显的,今后我校还要不断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通信员:阿依木古丽 初审:布哈力且木
终审: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