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一年半,友谊永相存

谭力文
创建于2023-11-04
阅读 18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1月2日我们二师1973级数学1班的同学在吴乐悌同学的积极、大力组织下,13位同学加1位家属再次聚集去了仙桃梦里水乡文化旅游景区游览,秋高气爽,加上是我们这群人历史机遇聚集在一起50周年的纪念日子。除了高兴,就是快乐。

我们要特别感谢从海陵岛驱车千里赶来的黄建清同学,从谷城乘坐火车参加活动的王海洲同学。


一、“历史机遇”的回顾


如何理解前面提到的“历史机遇”呢?我们就翻开已经过去的五十年的历史,简略地回忆一下吧。


这是我们班22位同学毕业时与数学科的老师,工宣队队员和学校领导一起照的毕业照。照片后排男生左起:王谋清、张承璐(班长)、吴乐悌、黄建清、王海洲、赵铨光、谭力文、查铁军、杨志根、桂质国、朱鸿毅、彭运阶、张一民、杨华亮;前排女生左起:汤焕梅、刘锦芝、王余平、乔瑞明、张蓓音、刘冶芝、张知三、李继(班团支书),中排左起第二人是毕业时的班主任王敦惠老师。

1973年是我作为知青下乡的第五个年头,也是邓小平同志再一次主持工作的时间段。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国开启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考试由县为单位组织,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考试,考试的科目有政治(?,不确定)、语文(作文)、数学、理化。

考试结束不久,已经经过文革动荡7年的中国又出了一件对教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的大事,这就是“白卷英雄”和“白卷事件”。这是一位参加这次考试的知识青年挑起的事件。在搜狗百科上可以看到:(身处辽宁省兴城县)张铁生已经是生产队小队长,也赢得了1973年这次参加大学招生文化考试的机会。然而,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整张试卷题他只会做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成绩一公布: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但这位考生在理化试卷的反面写下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的话: “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烦(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 他们的自由生活和为个人的努力,等于了我的为人民热忱忘我的劳苦工作和诚恳的心。”随后,这封信被当时的某些领导看重,并在各级报刊上转载,顺应时局的需要,这次考试成绩宣布作废,“    影响了当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学生考分越高越是没有学校敢要”。

当时大队的知识青年经过多次招工剩下的已经不多了,我有幸被贫下中农推荐参加了这次考试,当然的结果必然是不了了之了。

这次戏剧性的高考结束后的1973年12月份,正在我们自己组织的青年队的农田劳作的我突然接到大队的通知,说我被一所学校录取,并要我去区里转户口。到了区里我才知道,由于武汉市中学缺少老师,安排武汉的师范学校招收一批知识青年,全天门县一个区招一位老三届的学生(到学校报到后发现这条招生的政策不够准确),我因参加的这次高考成绩不错,区里主管教育的一位干部知道了,并记住了我。

作为1973级的学员(这是当时的叫法),我们都是在1974年2月寒假后才报到上学。学习的内容基本是中学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起点是有理数、平面几何,然后到了三角等高中的课程。十分有意思的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学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学习了手扶拖拉机的原理和驾驶技术,在当时的花山公社开门办学,开展了农田测量的教学,在开门办学的农村进行了访贫问苦等调查工作。

虽然学的不深,但涉及面还比较广,特别还在学校参加了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较为认真地阅读了部分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等。


在学习的同时,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活动,业余生活还是挺丰富的。

女生演出后的合影,靓丽的身影,革命的热情。

学校演出中我班节目霸王鞭演出后同学们的合影。

碧波荡漾,班主任王老师与部分女生,小女孩是王老师(右一)的女儿。

新疆舞演出后在学校礼堂(也是食堂)门口的合影,后排的C位是我。

霸王鞭演出后男生的合影,多么的精神,多么的帅气!

班上男生在学校篮球场边的合影。

这应该是班4*100米男子接力队在东湖风景区的合影。可能是拿到了冠军,吴乐悌同学高兴地眯上了眼睛。记得在学校参加的唯一的运动会上,我报的三个项目:100米获得第二名,创造了人生最高的记录:12.9秒,另外两项(跳远和铅球)也取得了名次。当然,这次成绩取得的重要自变量是:学员很少。只有一个年级,只有数学、语文、英语三个班。是不是还有幼师班,记不清楚了。

毕业的1975年,我们开启了如今依然热络的暑假庐山游。男生是我们寝室的4位,女生是不是一个寝室的没有打探。这应该是在庐山牯岭的合影。照片左起:我、桂质国、乔瑞明、张知三、张蓓音、李继、黄建清和朱鸿毅。

毕业的1975年,我们开启了庐山游。这是在庐山某一个山顶的合影。

毕业的1975年,我们开启了庐山游。这是在下山时好汉坡的合照。

1975年7月我们结束了学习,毕业,分到武汉市的各个中学教书,我们都成为了一名中学的教师。

随后紧张的教学工作,家庭的组建,儿女的抚养,不方便的交通和通讯方式等原因使我们同学之间的交往逐渐减少,以至于有30年的时间中没有了班级的同学聚会。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十分偶然的机会,我们建立了班级同学微信群,在吴乐悌、查铁军等同学的努力、辛劳下,特别是随着同学们基本退休,班级为单位的聚会几乎每年都在举行,除了在武汉市举行的聚会外,还有如黄建清在珠海、中山家中举行的班级聚会,清江、大冶、江西游等较为大型的聚会活动。这些聚会的活动焕发了我们这群六、七十岁老人的童心,增强了班级同学间的凝聚力。

00:16

江西聚会刘冶芝和李继同学的即兴表演。

二、仙桃梦里水乡文化旅游景区游览活动


在吴乐悌同学的热心组织,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11月2日早上9点从外地赶来的同学黄建清、王海洲,武汉的同学桂质国、李继、查铁军、张承璐、杨志根、乔瑞明、杨华亮、汤焕梅、张知三、吴乐悌,我和被大家称为嫂子的冯元信同学齐聚汉阳古琴台停车场,开了四辆车,司机分别是:查铁军、吴乐悌、黄建清和我。

按照事先的约定,我们直奔梦里水乡,沿路在各个服务区停车,集合,休息。

第一个服务区,西湖服务区的合影。

西湖服务区的合影。

旅途的小憩。

旅途的小憩。

仙桃服务区与王海洲、杨华亮同学的合影。

进入景区的合影。

游览的合影。

四位美女哦!

准备去吃饭。

景区的游览

饭后的活动,班级革命的老黄牛——乐乐。

热心的外地同学黄建清。

乘船游览景区是最为重要的活动,建清情不自禁、有备而来的小提琴演奏。

学习期间一个寝室的同学,差了远在贵阳的朱鸿毅。

与汤焕梅、张知三同学的船上合影。

与1954年出生的黄建清同学的合影。学习期间他是我的上铺,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我的小迷弟,经常在一起学习、吃饭和活动。

这是原14中同学两家人的合影。左起:桂质国(高一(4)班)、冯元信(高二(1)班)、李继(高一(6)班)、谭力文(高二(2)班)。桂质国、李继与我是二师的同学,按现在的话来说,缘分哦!

此次活动班级群年龄最大值(还有一位更大的1947年生的同学基本没有了联系)与最小值的合影。

张知三同学与李继同学的合影。

被风景迷住了的汤焕梅同学,读书时就是班上的“汤司令”呢!

与老伴冯元信同学的合影。

75岁的我也!

00:30

游船上的小提琴手。

00:55

专注的建清!他的神态、琴声引起了同船小迷妹的关注,还被拍了视频!

可能是同船的几位游客提出的要求,我们乘坐的船在花海停靠,我们下船后走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找不到接送游客的电瓶车,但这也成了我们散步、观景、聊天、玩乐的好机会。

乔瑞明同学在黄建清同学小提琴的伴奏下舞龙。

树荫下小憩

00:42

黄建清拉着世界名曲,远处杨志根翩翩舞龙。

舞龙大师级同学杨志根。

第一次舞龙的张承璐同学。

00:13

树荫下的张知三同学。

再一次的合影,提前为出园作的准备。可惜的是摄影师将三脚架遗忘在了汽车里,所以这张具有意义的照片中少了桂质国同学

最终,我们找到了电瓶车的接送点,上车去了景区的出口。在景区门口等着大家的查铁军同学开车将三位司机接上去了停车场。

按照回去各位同学居住的地点,调整了各个车送同学回家的人员。我们负责送桂质国、李继同学回家。走了一半天就渐渐黑了,根据桂质国同学的指点,在巡司河路出口下了二环,最后在离他们家50米的地方停车,顺利地将他们送到了家。

在导航的指引下,回到武大,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

快乐的一天‘

愉快的一天,

幸福的一天,

难忘的一天。’

阅读 18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