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四课”比赛暨第五届“推进课堂变革”市级比赛展示活动(初中信息科技)
为推进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课程思政意识,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统筹规划和贺兰县教学研究室的精心组织下,银川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四课”比赛暨第五届“推进课堂变革”市级比赛展示活动(初中信息科技),在贺兰县第一中学(六中校区)如期举行。
为促使比赛顺利开展,我校教务处继续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线上抽签,统筹安排教师上课的时间、地点。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我校四位信息技术老师提前对比赛教室的软硬件进行排查,确保设备软硬件正常运行,赛程中也积极指导参赛教师在候课室熟悉比赛设备。
10月31日,共有7位教师带来《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的课例展示。
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马燕老师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理念,通过创设情境,精准引问的方式,解决实际生活中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并解决,深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依托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前后内容紧密衔接,形成关联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层层质疑,步步探究,倡导自主学习,自主研究教材,自主实践,课堂任务设计直接明了,直达教学目的,学生学起来轻松快乐!让信息科技成为学生学以致用的小助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贺兰县第一中学(六中校区)的蔡文莲老师 以“班主任老师的烦恼”情境为主线组织本课教学内容,将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容易出现的实际问题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依托情境,设计两个学习内容,用所学逐一解决老师的烦恼,让学生明确学到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融会贯通,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每个学习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明晰任务流程,提供操作指南,让学生明确怎么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银川市第四中学的俞桂莲老师从扫黑除恶案例中嫌疑人文件内容的消失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接着介绍了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工具——文件夹选项,并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其中的主要选项。然后通过几个小练习让学生感受设置前后效果的变化。通过任务练习让学生思考根据实际文件内容该进行怎样的设置做综合练习,并分享这样设置的理由,比如日记文件夹设置隐藏,作文文件夹设置只读属性等。使得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最后通过“打地鼠”小游戏,帮助几位同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巩固了知识的灵活运用。
银川市北塔中学的海军老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精神为指导,以解决在讲述《小猴子下山》故事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只读”和“隐藏”属性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学会更改文件夹图标,了解文件夹选项的作用,认识到在生活中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隐私,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银川市唐徕中学(南校区)的何建兰老师以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为导向,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创设“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担任“文件管理小助手”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从情景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巧妙融入组合,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明白技术服务需求,提升工作效率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信息意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
永宁县第四中学的周永霞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实例入手,围绕对“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记录资料进行管理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以“项目式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项目活动,让学生学会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科学合理地管理文件和资源,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学科课程与生活实际相融合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把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灵武市第二中学的刘戟老师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尝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秉承努力营造真实任务情境的理念,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以“解决信息素养比赛作品征集中出现的问题”情境为主线来开展教学,将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与本课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数字化学习与信息意识提升的教学目标。
11月1日上午,共有4位教师带来《调整图像色彩》的课例展示。
银川市阅海中学的张蓉老师通过宁夏的“两晒一促”活动引入课程,让同学们变身形象大使,利用Photoshop软件制作明信片,晒贺兰特色,为贺兰代言!利用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发现图片中的问题,引出图像色彩调整的参数有亮度、对比度、色相和饱和度!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根据导学案提示对图片进行调整,以理解这些参数对图像呈现效果的影响。整个课程中,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每组的明信片主题对应着贺兰不同的特色景点,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图像调整的方法和技巧,还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贺兰县第四中学的夏玲老师 以设计并制作"心中的校园"为最终任务,欣赏校园相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以小组竞赛的方式,任务驱动学生上机探究如何调整相册中图像的色彩,2分钟探究结束后请学生争当“小老师”演示并讲解如何调整图像色彩,然后学生上机练习制作“老照片”,学会使用“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变化”命令调整图像的色彩,掌握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等参数的设置方法,最后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创作图像“心中的校园”。
银川市第十四中学的严海霞老师采用美术课《画家笔下的色彩》一课中凡·高的经典油画《向日葵》作品引入课,引起学生回想美术学科对色相、明度(亮度)、纯度(饱和度)的跨学科相关知识掌握,引起学生学习用PS调整图像色彩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资源包中微课学习,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运用“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变化”调整图像色彩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教师合理适切的设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对知识点、操作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的能力,以便将习得的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创作赏析环节,不仅是让学生将所学进行综合应用,用PS创造美,同时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自评、互评,培养学生欣赏美能力,以及对自我和他人客观的评价,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金凤区良田中学的杨媛老师通过创设好的情境,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发挥高度的有效教学作用。本节课以欣赏美,创造美为主线开展,一封来自异校语音求助邮件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体会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从而将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11位参赛选手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不同的风采。不仅能对教材知识点精准把握,也将对新课标的理解应用于实践探究,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理解掌握知识,为我们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本次比赛采取评委线下打分的形式,共5位评委打分。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原则,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本次赛课吸引了许多教师前来听课学习,通过听课评课,交流探讨,不仅在技能上有所提升,更能为教学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比赛虽已结束,教研永不停歇。通过本次比赛展示活动,给各位信息科技的老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仅对新课标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整个活动氛围浓厚,达到“示范引领,共促成长”目的,相信在日后的教学教研中,各位老师也会向各位名师学习,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撰 稿:代静 朱吉利
图片及排版:柯晓花
审 核:康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