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修行    “慧”爱学生
—记“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带班育人研讨会”培训活动

临轩听雨
创建于2023-11-03
阅读 12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杜威在一百多年前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课堂教学该怎么变革?未来课堂教学会是什么样?”“班主任工作究竟怎样做?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为了解决教师教学中的一系列疑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于 2023 年 11 月 02 日-05 日联合在湖北省襄阳市举办“全国名优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研讨会”,曾军良、高金英、郭德凤、桂贤娣、李迪、刘海玲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著名德育专家、优秀班主任通过报告会和微班会为众多教师打开问号,指点迷津。我们一行5人在吴主任的亲自带领下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教师缘聚“华夏第一城池”襄阳,与教育名家名师优秀班主任思想共舞、智慧共融。

 耕耘更知韶光贵    不用扬鞭自奋蹄

—领导触动启动球,活动正式开始

  开幕式上,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汤德东致开幕词并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勉励大家努力成为学生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勇做奋进路上的实践者、开拓者。

       襄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陈兴明、十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刘道宏、随州市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何干武、神农架林区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操红旗在开幕式上共同启动水晶球,向全国教育同仁宣告“襄十随神”城市群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00:20

  最是书香能致远   自律深耕爱与慧

 —北京教育专家曾军良的报告《教育需要爱与智慧》

  他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正高级教师,物理特级教师,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中国未来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他从19850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至今:

•坚持学习阅读(每年读书65本)

•坚持教育研究(每天反思写作一个小时)

•坚持改革探索(开展了上百个教育改革•试验)

•坚持每天工作(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

•坚持每天锻炼(体重38年不变);

•坚持公益活动

•坚持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进娱乐场所(四不教师)

他提出魅力教育主张:

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孩子“自然成长”;

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孩子“自己成长”;

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孩子“自由成长”;

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孩子“自觉成长”。

四个主张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不同的目标,三位一体,环环相扣。

他的集团办学宗旨是: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

  如此自律,如果成功不属于这样的人,还会属于谁呢?我们不钦慕曾军良老师头顶耀眼的光环,却无法不折服于他作为一个物理老师的“每日坚持”,读书之多,工作之狂,身体之健康,生活之幸福……同行的吴主任连连说:“回去要读书,再忙也要坚持读书,做‘四不教师’,自律深耕……”

04:29

  追光名师引领  沐光躬身前行

  —精彩纷呈,现场氛围感满满的微班会


       襄阳市襄州区红星小学班主任,襄阳市第二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的王萍教师;湖北青年教学能手,湖北文理学院“国培计划”指导教师,襄阳市中小学名班主任,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襄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襄阳市襄州区第七中学的夏平教师;湖北省高考阅卷优秀教师,襄阳市首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襄阳市优秀班主任,襄阳市襄州区十佳班主任,襄阳市襄州名师,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的张蓉教师分别展示了三节微班会课。尤其是夏平老师的微班会《“社恐”人不知,大家来相助》,设计了学生走近与会教师,现场交流,由私自交流再到拿起话筒向全场展示交流,当场解决了学生“社恐”问题,展示了我襄阳学子风采,更充分体现了教学环节设计的精妙!

00:16

   一声声“乖乖”    倾注满腔热爱

—62岁的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劳动模范桂贤娣老师三个小时激情饱满,惟妙惟肖的报告

台下的桂贤娣老师是:

        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湖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改革创新先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2016年被评为中组部“万人计划”百名教学名师领军人物,2015年教师节湖北省委宣传部拍摄了以桂贤娣为原型的电影《班主任》。

 台上的桂贤娣老师:

        朴实如邻家老太太,做报告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没有课件,她把与学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加以真情演绎—她的惟妙惟肖,平易近人哪里是教育界的名师名人啊?又哪里是62岁的老人啊?从台前退到台后,从台东表演到台西,足足三个小时,分明是神采奕奕的青年,时而模仿孩子的神态又可爱如顽童,时而指点迷津又似驰骋疆场的将军。听课的老师被深深吸引,时不时捧腹大笑,时不时掌声雷动……

       桂贤娣老师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成长为“全国模范”教师,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师爱本质的不断追问。在桂贤娣老师看来,师爱是在学生有过失的宽容;是在学生生病时的关心;是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的鼓励;是珍惜、尊重;是守护、启迪、等待……

     她深知师爱不同于母爱、友爱,不是单纯的热爱,需要老师拥有爱的智慧。正是基于此,她提出了“因生给爱”的教育思想,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寻其规律。她称呼孩子就是一声声的“乖乖”,她像孩子一样与孩子交往,像孩子一样思考孩子的问题,像孩子一样理解孩子的需要,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共度教育生活的美好。

00:1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培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爱的能力和品质,每周重复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了你的爱吗?不断地提醒自己——科学地爱学生,智慧地爱学生,给学生内心真正需要的爱。

      一路修行,“慧”爱学生,让平凡的教育工作变得有声有色,充满灵动和生机。从会爱到慧爱,最后惠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同时让他们也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下去,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魅力和幸福感!

阅读 12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