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考后家长心理调试指南

乐学十三班
创建于2023-11-03
阅读 12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不让考试和成绩
成为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死结
今天就传授一份和孩子沟通成绩的六步法
让你与孩子坦然聊成绩
第一步选时机原则:尽量等孩子自己说
经常看到性急的家长,考后在校门口逮住孩子就连珠炮似地开问:考得怎么样?题目难不难?能考多少分?……
很理解家长急切的心情,但冷静地想,孩子考完试后不管考得好还是不好都已成定局,早一点晚一点知道都改变不了什么。此时家长越是急于想知道答案,就离孩子此时真正的需求越远。
如果家长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想想他们刚刚经过考试的淬炼和成绩揭晓的心理波动,身心俱疲的时候最需要的可能是休息,可能是美食、娱乐,再或者仅仅是一个安静的、便于整理心情思绪的环境,断断不应该是连环逼问。 想明白了,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对孩子。 如果他蹦到你面前报花名似地报给你成绩,那八成是考得不错。 如果他情绪不高、闷闷不乐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你可以问问他饿不饿、想不想吃点什么。或者陪他走走,千万不要主动提考试的事。
这时候,家长们得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这次成绩不会太好,差成什么样都得接受。你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个合适最好以孩子认为合适为准。 把选择权交给他,让他来掌控这个节奏。
除了时间,有些场合绝对不适合谈论成绩,比如饭桌上、人多嘈杂的环境。此外,有的爸爸妈妈喜欢一起和孩子谈,以表示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可在二对一的情况下,那个一就处于弱势,心里必然有所保留和戒备。一对一才会让孩子有双方平等的感觉。
第二步做铺垫原则:察言观色,不急不躁
孩子的情绪有时候就像揉好的面团,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发酵。不同的“面团”,发酵的过程也不同。你要会观察孩子的情绪,同时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告诉自己耐心很重要,很重要。 有时孩子会直接告诉父母他的感受,但有时候孩子情绪比较激烈,甚至号啕大哭。这时候大人千万不能焦虑,更不能阻止他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比较理想的做法可以是这样:
拿一包纸巾放在孩子身边,
然后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坐下陪着他。
半小时后,哭声渐止。
“你现在感觉如何?”
“舒服点了。”
“哦,比刚才好一点了是吗?没那么难过了。”
“嗯” “你现在怎么想?”
“……”
给予机会表达情绪,学会和孩子共情,这两点非常重要。同样的情况,换一种说法,结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哭够了吗,你到底考了多少分?”
“哭完了吧,想好怎么办了吗?”
……
人家还没从情绪中完全出来,还没确认过自己的伤心难过是被接受的,小脑袋像刚刚泄洪的水库一样空空,这种一下子跳到剧终的提问,叫人怎么回应?
所以,我们需要多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来主导谈话的走向,这样他会放松下来,对你说出心里话。切忌用封闭式问题把路堵死,他唯一的回应就是拒绝沟通。
第三步学倾听原则:听懂孩子的话外音
当孩子终于肯开口,先表达出来的不一定是结果,而是他的感受和情绪。这时候你要学会听懂那些看似发泄的语言背后的信息。
比如:
孩子:“这次的出卷老师简直有毛病。”
家长:“哈哈,看来考题有点难是吗?”
孩子:“就是!最后两道题我们课上都没讲过……”
不管对错,先呼应他的情绪,理解他说这句话必有原因。 当你说出你的猜测,一定要与孩子确认“是这样吗”,这意味着你重视他的想法,是尊重并理解他的表现,你的思维和他处在一个频道上,这样他才愿意和你聊下去。
第四步学理解原则:不引入价值观
考得好皆大欢喜,但不要得意忘形。有些错误的观念正是在这个时候被灌输给孩子的。比如过分的物质奖励,或者放纵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价值观的偏差,把学习和物质联系起来,把好好学习当成可以放纵的手段。
但是,一定不要急于引入你的价值观!
“你看,妈妈告诉过你,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吧。”那样等到他有朝一日努力了也没有考好,就会想不通了。
考得不理想或很不好,首先需要整理的是你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的情绪才可能得到合理的释放机会。 再次强调,一定要把你心里万马奔腾的“价值观”摁住了!以下这些话千万别说——
老生常谈统统都是错误答案,马后炮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总带着类似“不听我的你就做不好”的暗示,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第五步做反思原则: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考得好了要总结经验,考得不好要找出问题,这两点同等重要。大人要做的不是帮孩子找原因,而是陪伴和启发。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考得好,你可以这样说:
成功的归因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你找的原因必须是孩子可以控制、可以操作的,比如克服惰性、多听多问、多练多做、错题归纳、认真预习等等,让孩子觉得这是他做得到的。
如果你找出的原因是运气、猜题、老师喜好等等不可控的因素,孩子的掌控感会变弱,最终无所适从。
考得不理想,大人也不要急于帮他找原因,可以这样说:
“我知道你心里很难受,有没有想过可能的原因呢?”
“那你打算接下来怎么做好呢?有没有具体的办法?”
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谁都不愿意次次考不好。当你不主动着急,他就会为自己着急,主动想对策。要把着急的心交还给孩子自己。
当原因找到后,大人可以帮他再次确认,加深印象。同时表达自己的态度:“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做?爸爸妈妈可以提供些什么支持?”
让孩子对自己负责,同时知道自己永远会被父母接受和支持着,他才能走得稳稳的。
第六步小贴士小tips!
考试详情问老师
目前教育的整体趋势是弱化排名,鼓励孩子建立信心。与其笼统地问孩子考得怎么样,不如去问老师。对于孩子各科的发挥情况,老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也很乐意与家长交流。 事先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孩子沟通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谈话内容可以更具体并有针对性。
2、不要急说“但是”
谈话有技巧,但前提是我们真正能够从内心去理解孩子的困难与不易,而不是学了几个心理学名词就生搬硬套。
比如有的父母会误解共情,将共情这种素质当成技巧,总觉得自己已经跟孩子共情了,只是孩子不领情:
“我知道这次没考好你很伤心,不论你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一样爱你。但是,前途是你自己的,你不努力谁都帮不了你……” 孩子此时心里说的其实是:“我就知道你说不了两句就要‘但是’,‘但是’前面的话都是假的。” 这么一来,他的防御心反而更重了。
3、积极的心理暗示
不要常提孩子的弱科,这样会给孩子造成错觉和误导,让他觉得弱科是不可逾越的大山,看到就怕了。 即便在弱科中也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树立信心和希望。辅以相应的办法,孩子就能克服弱科提高成绩。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不那么“好管”了,不那么爱和家长交流了,赌气、对抗都来了。这时,家长就会发现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尤其学业压力一大,如果心理上的积郁无处释放,真的是可能酿成大祸的。所以,千万别把心理上的那根弦绷得太紧。让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源泉。
阅读 12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