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聚焦“统计与概率”大单元教学观摩暨基地学校教研展示活动第二期于2023年11月3日下午如期举行。
我们全体玉小数学老师齐聚二楼小会议室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
谷老师首先就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构型进行解读(目标:素养导向,“三会”统领;内容:大概念视角,结构化特征;实施:两翼支撑,四课型组合;评价:依据标准,维度多元;教研:三级联动,全员卷入),然后链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统计与概率”对应的核心素养:数据意识(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青岛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一节是阳信县第一实验李淑敏老师执教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分类统计》课例
李老师这节课创设了了解学校运动会获奖情况的大任务,让学生找信息,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这些问题都是有关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众多信息进行分类,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数据的分类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有了分类标准,让学生可选择利用图形、符号等记录方法进行整理,然后李老师在学生统计的基础上画线再加工,形成了统计表的雏形,然后学生进一步整理统计表,找这些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成的统计表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背景会选择不同的统计表,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可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是阳信县实验小学的王晓茹老师执教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画“正”字法》课例
王老师创设了统计校门口1分钟车辆通行情况的大任务,利用这个大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到画“正”字的方法的便捷性,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大胆做出猜测,培养了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到了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阳信县小学数学团队进行了单元解读《感悟统计意义,培育数据意识》
最后谷老师的发言让我们受益匪浅。在现实生活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真的非常重要,通过置身于真实情境中经历收集收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从中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形成数据意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这就是我们小学阶段要培养的数据意识。
玉小数学老师的学习剪影:
“教无涯,研不止”,每次的研讨观摩活动对我们玉小的数学来说都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立足课堂,扎实教研,让新课标在课堂落地,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愿我们玉小的数学老师乘借本次研讨学习活动的东风,且行且思,不断提升自己,更好的服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