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商丘市前进小学教育集团解放路校区网络教研活动

商丘市前进小学教育集团解放路校区
创建于2023-11-03
阅读 11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张齐华《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2023年11月2日下午,商丘市前进小学教育集团解放路校区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梁园区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本次教研活动是观看张齐华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的视频讲座。

本次讲座张老师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1.什么是“量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张老师从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并指出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2.为何要培养学生的“量感”?

张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一是“课程标准”的内在诉求;二是教学实践的“现实误区”。


3.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路径1:让学生经历量感形成的“完整过程”。通过属性与感受、单位与统一、估测与调整,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量感形成的“完整过程”。

路径2:为学生“具身学习”提供丰富活动。从课内到课外、短程到长程、形式到实质三个方面去阐述。

路径3:让学生拥有量感学习“整体视角”。以认知框架的形式展现,为什么量?量什么?用什么单位量?如何度量?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们明白,在小学的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更真实、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用不同的单位间进行单位换算,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对现实生活进行合理估测,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

阅读 11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