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丹桂香,满目秋实收获忙。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博采众长,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11月2日上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级部互研活动。白秀丽、樊甜、呼欢欢和王智英四位老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语文课堂,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和课后议课两个环节。
课堂展示
白秀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植树的牧羊人》一课。
白老师备课充分,课件制作精美,在课堂上循循善诱,点拨和指导非常到位。根据单元目标,采用默读的方式,深入到文本中,学生在品读文章中真正认识到了这位“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默默无闻”的英雄 —— 牧羊人!
课文学习目标设计有梯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读练结合,当堂落实学习目标,教学效果明显。
樊甜老师为我们带的是《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
课堂通过趣味小游戏导入,新颖别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随后樊老师精选问题,通过“谁再塑了谁的生命、作者‘再塑生命’前后状态的对比、‘再塑生命’一词的深刻含义”等问题入手,精准切入课文,把握住了课文的重点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
樊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思考“再塑生命”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同学们感触颇多,纷纷举手发言,为这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呼欢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语文味儿”十足的一课——《植树的牧羊人》。
课堂中,呼老师注重默读方法的学习与落实:选择“我”与老人第三次见面的段落进行默读的训练,在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出应该要圈画出四种类型的句子:高原变化、人物特征、行文思路、抒情议论,并学会用不同的符号圈画。接着跳读“我”与老人第一、第二次见面的段落,用学到的默读方法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圈点勾画,进行能力训练。其次,呼老师紧扣“奇迹”这一关键词,分析老人的精神品质,分析文章第一人称写法之妙,引导学生在写作时也应学习本文这种朴实中显露真情的写作方法。本节课结束后,学生们收获满满,听课的老师们也受益匪浅。
王智英老师通过师生互动的小游戏导入本节课——《再塑生命的人》,课前检查预习,拼读生字词,识记成语,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
王老师通过恰当的点拨、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特别是结构的划分,能倾听学生的见解,并分享自己的视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课堂民主愉悦。如:在分析莎莉文老师的形象时,王老师让学生踊跃发言,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王老师及时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深刻。
精彩瞬间
评课环节
评课环节,听课老师们分别对每堂课进行评议。评课老师的评语公平公正,大家畅所欲言,主动点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看学生的精彩展示,听教师的及时反馈,学思并行,在听课中收获。尽管在讲课中有不足,但我们相信,在评课老师们的帮助下,授课老师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张建辉校长对本次研讨课活动做出总结。张校长指出级部互研是一个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是一个交流和探讨的平台,是一个反思与提高的途径。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延远中学语文课堂教研教学的深入开展。
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相信在以研促教的过程中,延远中学的教师们能够不断地凝聚智慧,积攒经验,打造出更多的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