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组融合作业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生量感培养》数学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3-11-03 阅读251

          为了推进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应用,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功能,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 小学部于2023年11月2日14:30-16:30,在学校电教室开展了一次以《学生量感培养》的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小学数学彭惠清老师授课:《课桌有多长》授课、《浅谈量感培养》讲座、科组长李志海老师进行专业点评与教学部张思华主任总结四个议程进行。

《课桌有多长》授课

首先由彭老师从定性到定量,开启探究之旅,在操作、交流中引发认知冲突:“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度量有了需求,让统一单位的度量意识水到渠成,让“度量”活动自然发生。

       课堂上,学生在“观察一比划一调整一记忆”的反复操作中,在熟悉的事物和好玩的游戏中,让抽象的长度单位“厘米”,变得可看、可触、可感,让度量的标准由模糊逐渐清晰。让“量感”在“一”与“几”的融合中不断生长。教师教的有趣,学生学的认真!

          立足教材,适度延伸,把认知的眼光放长一点,彭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又能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学生由然感悟到手中有尺,心中有度。

《浅谈量感培养》讲座

在《浅谈量感培养》的讲座中,彭老师首先分享了课标“量感”的描述,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简谈了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彭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既有高深的理论,又有鲜活的教学案例,大家收获颇丰。

数感与量数是一致性但又有实质性的区别,她用了小学数学阶段两个典型的数量关系,更形象地区分了数感与量感两者的关系。

讲座结尾中,彭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再一次提出了自己对量感的描述与建议。量感就是对量的感受。量感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种感觉,    更是一种能力。因此,在学生量感的培养中,要多维度去创设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度量单位的累加过程 , 在估测活动中切实积累度量活动经验,综合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科组长李志海老师评课

    学校科组长李志海老师进行专业性的点评,李科长提到彭老师的教育教学有“和谐、有序、有效、有法”这四个方向。

交流中,老师们都不由自主进行精彩交流,思如风发,言如泉涌。有一位听课老师说到:“彭老师的课让我回味无穷,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是我的小孩在你的班级就好了。”

大家的交流中投射着一种智慧,和对数学的无尽探索。大家从不同的侧面对本节课进行了分析评价,这有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

教学部张思华主任总结

教学部张思华主任做总结并提出建议:

    “课桌有多长”的教学,聚焦度量本质,突出度量核心,既基于教材编排,又适度延伸,由简单的定性描述逐渐过渡到精确的定量刻画,较好地突出了“度”和“量”两个关键词,同时拓展了“厘米”表象的外延。

这节课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量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感悟——抽象,概括——量感,直观——数学概念 一气呵成,把握中心目标。

张主任还提议老师们要深耕教育教学,敢于探索创新,以儿童视角关注学生的成长,实实在在的扎根于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主持人:黄思凝

接待:熊钰芸、刘利华

拍摄:黄桦、佟宛泽

设备调试:彭惠清

活动推文:彭惠清

电子指引图设计:佟宛泽

阅读 2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