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筷”乐出发

孙艳
创建于2023-11-03
阅读 6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小筷子七寸长,

互依互靠度时光。

敢为人先尝百味,

孕育华夏万古芳。

课程起源

  当小朋友们升入大班,幼儿园提供的用餐工具也从勺子变成了筷子,餐具的变化引起了小朋友们探讨的兴趣······

“为什要用筷子呢?筷子是怎么来的呢?”

“我家的筷子和学校的筷子都不一样,还有哪些不同种类的筷子呢?”

“筷子为什么是两根呢?”

“老师,筷子该怎么使用呀?”

“为什么我的筷子总是夹不起来呢?”

基于幼儿对筷子的浓厚兴趣和已有经验,我们将以《纲要》中“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又贴近幼儿的生活”为依据,通过多元的活动途径,一同和孩子走进不一样的“筷”乐世界。

“筷”乐调查

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到底蕴含着多少秘密呢?筷子有哪些种类呢?它们的用途又是什么呢?为此我们制作了《“筷”乐大调查》的调查表,孩子们带着问题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大探秘!

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小朋友们发现,筷子有很多种类,不仅可以用来吃面条、吃饭菜,还有很多的用途,真是神奇!

“筷”乐初探

让我们认识一下筷子都有哪些种类吧!小朋友们回家,把家里的筷子带到班级里,我们一起来观察,有木筷子、钢筷子······     小朋友们自带筷子,在相互欣赏、辨别、交流中拓宽视野,认识了各种材质、形状、颜色等筷子。

“筷”乐由来

  通过社会活动《中国筷》,孩子们了解了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能正确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

“筷”乐餐桌

  在午餐时有小朋友来告诉我,“老师,孙俊豪用筷子指我。”“老师,老师,邢俊鹏的筷子被他咬坏了。”能不能用筷子指别人?筷子又能不能放在嘴里咬?为什么呢?于是我抓住机会开展了一节安全教育《筷子兄弟》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不能把筷子咬在嘴里或放进鼻孔里,更不能把筷子当做武器和小朋友们嬉戏打闹。

“筷”乐游戏

  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可能,除了可以用来吃饭,还可以用来干嘛呢?一起来解锁吧!

筷子夹夹乐

幼儿将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黄豆、红豆、黑豆以及花生米等混在一起,用筷子夹着分开。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筷”乐投壶

  投壶是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孩子们用积木筒和筷子玩的特别开心!

“筷”乐延伸

光盘行动

通过本次班本课程对筷子的学习,孩子们也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用筷子吃饭,吃的可香了,也响应了光盘行动。

班本故事向“筷”乐出发,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孩子们通过亲身调查与实际体验,逐渐熟悉“筷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们共生共长共喜悦,与他们共同参与,为他们建构自由宽泛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不断地适时提供材料、倾听孩子、全心全意关注孩子的表现,追随孩子的脚步。我们的“筷”乐旅程还在继续。熏陶用筷文明礼仪、了解筷子的发展文化、探索筷子的玩法......我们的“筷”乐脚步也还未停歇,我们继续一路“筷”乐向前行,让孩子们成长路上充满奇遇。

阅读 6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