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东留小学】讲述孩子们身边的故事||11再回眸

Aina
创建于2023-11-03
阅读 27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为社会培养一颗合适的螺丝钉;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看到远方的树,为他种下幸福生活能力的种子!

【壹】校园大扫除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干净整洁的学习、活动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习惯,我校每月的第一天为“大扫除日”。

  对于不少人来说,打扫卫生是学生时代的鲜活记忆。日常小保洁,定期大扫除,既负责班级的一亩三分地,还管好公共包干区,秋扫落叶冬扫雪,可以说是“日常操作”。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地进行卫生清理,对清洁区、教室等区域进行细致全面地清洁。一面小小的卫生流动红旗,更是承载了孩子们对班级荣誉的最初感知。


【贰】课文诵读测评

  为了促进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和朗读能力的提升,增强教师朗读教学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营造“享受阅读,快乐学习”的校园书香氛围,也为检查教师课文朗读教学的成效,按学期初工作安排,我校于11月28日对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课文诵读测评。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滋润人生 ”,当朗读的声响飘荡在校园的上空,我们多彩的学习生活便浸润了文化的底蕴; 当诵读的样子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校园又增添了一份书香的气息!

  希望广大师生将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转化为奋发向上的斗志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凝心聚力 ,努力拼搏携手共创东留小学新的辉煌 !

【叁】翻转课堂·语文篇

六年级

  11月21日,李春妮老师执教六年级文言文《伯牙鼓琴》。

  李老师的课堂分四步走。首先“说”,引导孩子们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其次“读”,师生古今读、男女对对读、同桌交流读、想象画面读等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再次“找”,在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能快速分别找到有关“伯牙”和“锺子期”语句画出来,进行深度分析学习,从而理解“知音”;最后“悟”,孩子们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中感悟悲喜情感的变化,在名曲《高山流水》的旋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懂得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道理。

四年级

      11月28日,李佩佩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牛和鹅》,李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带动学生们,引导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孩子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做批注,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进行体会。

       在“潜心自由默读课文”这一环节,李老师让孩子们结合课文中出现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是什么心情。这个环节的第一步是学生自读自悟,从课文的相关内容中发现,第二步是和同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来达成共识,然后在班内展示,通过交流再次走进作者内心,感受作者的心情,进而在培养语感的同时培养情感。接着指导朗读,想象着自己遇到了非常害怕紧张危险的事情,设身处地地让情感共鸣,能读出作者的心声。

     

       聚焦文章最后意味深长的话语:“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李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是什么话;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交流的过程中把思维引向深入,读懂这句话中作者含着的意思: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进一步迁移运用。

三年级

      11月30日,李月茹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请学生真正走进小兴安岭观赏,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

      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情中诵读,读中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轻松、很投入地理解了“抽”“出”“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体会不同景物的特色。

      孩子们热情地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夏天、秋天、冬天三段,因为这三段的结构特点如同"春天"一段,这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落到了实处。



【肆】最美教育人故事

把兴趣变成职业

  11月13日,杜校长为大家带来孙增勤老师的故事。孙老师出生于1970年,是河北沧州献县第三中学的一名教师,21岁时不幸发生车祸彻底失去右臂。住院期间不愿放弃教育事业的他,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从最基础的笔画开始,日复一日地临摹,最终能正常书写文字。

  他的板书也渐渐成为了学生们公认的“最美板书”,就是这样一位对写字较真儿的高中老师送走了千余名毕业生,将2000余名学子送进大学,而孙增勤也是很多毕业生心中最难忘的老师。

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11月20日,薛丽娜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最美教育人--姜姝》的先进事迹。姜老师从教12年来,秉持着一颗初心,遵循“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育理念,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育人工作中,姜老师言辞相敬,发自内心的关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她常说:“乖宝宝要爱,小哪吒也要爱。”在校园里,她时常扮演着妈妈的角色,完成了一次次牵着蜗牛散步的慢养之旅。姜老师还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赏罚分明,在无常的教育中渐渐掌握了教育的规律。   

  她这样说:“作为一名教育人,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教师的奉献精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每一粒种子都蕴藏着巨大的可能性。我坚信,只有用心做教育,尊重孩子的差异,挖掘他们的潜能,才能让树拥有树的挺拔,让花散发花的芬芳,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伍】防欺凌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园欺凌的形式,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增强学生的自律和防护意识,让孩子们在温暖、和谐的校园里快乐学习。2023年11月30日我校特别邀请北城派出所民警、东留小学法制副校长陈建为我校师生作主题为“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法制教育讲座。

     校园欺凌近年已成为校园安全隐患之一,并且欺凌行为对许多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讲座中,陈警官分别从“什么是校园欺凌”、“怎样预防校园欺凌”、“遇到校园欺凌时该怎么办”等方面详细阐述,他用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法律知识,并结合发生在校园真实的欺凌案例,深刻阐述了校园欺凌事件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对社会的恶劣影响,教给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讲座期间,陈警官还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问,针对校园中易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向同学们介绍了预防和阻止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并且倡议全校师生抵制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通过此次讲座,我校师生不仅懂得了如何机智应对校园欺凌,更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少年儿童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熄灭暴力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编辑:二(2)班  崔靖松妈妈


责编:李玉秀、赵海霞


主编:杜慧琪

阅读 27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