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最美的姿态,研修是最好的遇见。“双新”背景,时光为纸,教育为笔,变革为题,素养如何落地?广州市黄埔区校本研修负责人高研班学习第四天以“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课程建设与开展”展开。
今天上午有幸邀请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办公室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专家,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核心组成员杨金芳主任,她带来了项目组研究成果一一“项目化学习:背景、内涵及其关键要素”的主题讲座。
杨主任从“什么是项目化学习?”“它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学校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三个问题出发,以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带领老师们认识项目化学习、了解项目化学习及如何利用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科素养。杨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的本质是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是要在真实世界和抽象思维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主动建构,让学生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讲座后,老师们就自身实践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和杨主任进行了交流。“双新”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立课堂中央。无疑,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我们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创新作业设计,创新学生活动。
雁点青天秋送爽,学习之舟暂靠岸。午间短暂休息后,下午的学习再启航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原则,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下午,上海市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原上海市虹桥中学校长,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普教育十佳校长——陈红波教育督导主任带来了《创建跨学科课程,开展跨学科学习——以自然笔记学习法为例》专题讲座。
陈主任从实践困惑:核心素养培育如何落地课堂?提出:教改只有走进课堂,才能真正地落实。针对现在教学的矛盾和现状,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教学的效率,跨学科学习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学习力;而创新的关键能力是聚效问题;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须从孩子训练起。孩子的好奇天性,黄金时期,要好好引导,好好利用。基于观察的学习与创新——自然笔记学习法,能让学生在自然中探索,保持儿童应有的好奇心、兴趣与积极探索的精神,关注的热情。
陈主任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把自然笔记学习法应用在日常的跨学科学习,结合学科的教学,从而创建了有学校特色的一门校本课程,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倡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与情感体验,强调运用多学科知识灵活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观察提问、记录现象、借用现代化工具、解释现象、完成任务、创造作品等,以促进学生对学科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促进了学生各方面核心素养的发展,还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今天两场的学习,老师们都专注专心,心无旁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之下,我们黄埔教育人将聚焦核心素养,积极思考,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构建高质量的校本教研体系和校本课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的校本研修负责人高级研修班收获满满,学以致用。卯足干劲助推学校校本研修,砥砺奋进开拓学校发展新域。
撰稿:罗建洪、曾方君、罗华瑜
赵环宁、胡 媛 、梅素静
图片:王 薇、吕 晶、黄观洪
编辑:黄观洪、蔡伟之
审核:黄观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