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班的家长们:
转眼2个月过去了,我们的孩子刚刚经历了小学生涯的第一次期中测试。
相信在这个时候,有的家长会有这样的疑惑:一年级刚入学,按道理来说,学生之间的差距是不明显的,为什么孩子之间的差距如此明显呢?
其实,差距往往就在这看起来一样的“起点”处。如果此时了解分化原因,及时做规划跟进执行,大部分孩子会在一两年内迅速跟进到平均水平。
分化原因一:识字量不够
这是分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最容易追赶的一种情况。有很多家长认为学习就是只有在学校才进行的,忽视入学前的家庭启蒙教育,甚至对幼儿园开展的许多促进儿童认知的活动也不在意,从而错过了时机,使得孩子入学后没有拥有当前儿童应该默认的一些基本学习习惯,比如阅读。
阅读工作涉及内容广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但首先要带着孩子读起来。如果在儿童入园就开始坚持亲子阅读(事实上儿童阅读从其出生就可以开始,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力),三年下来,儿童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会自发地识得一些文字。况且,大部分儿童在幼儿园期间还会有一个“识字敏感期”,如果恰好利用上,孩子的识字量会突飞猛进,而这只需坚持阅读就可以,不需要花大力气教。
如果用好幼儿园三年的宝贵时间做阅读积累,孩子入小学后自主阅读一些简单绘本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入学后对于自主读题、理解题意、做题也基本没有问题,在课堂上跟进老师的节奏比较轻松,这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入学适应期的主要问题。
而那些入学适应困难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不识字,不能自主读题,无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只能依赖老师或家长的手把手带,但是这就失去了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上离开大人变得寸步难行。课堂上,这部分孩子即便是老师读题,他们因为不会的字太多,需要关注的点太多,很容易注意力疲劳不说,甚至他们会找不到老师读的东西在哪里,自然就会被落下。课堂跟不上,课下就费劲,家里鸡飞狗跳也不足为怪了。
打个比方,就好比大人学开车,刚开始啥也不会,既要关注方向,又要关注脚下,还要关注周围环境,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但是练习过后,一部分动作熟练了,能够自动化了,再开车时甚至可以谈笑风生。
解决办法:
1.每日朗读,坚持下去
可以读教材,读课外绘本等容易上手的可读物。
教材特别是语文书,是孩子课上学过的内容,孩子读起来熟悉,既是完成复习,又达到再悟再记的目的。
数学教材也要读,因为数学的文字表述有自身的特色,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加以体会。
绘本的文字相对较少,读起来也比较容易,家长可以和孩子亲子共读,这时候用手指着文字读,适当地看图交流都是可以的。如果孩子喜欢反复读同一本书,这是非常正常的,满足孩子,在反复阅读中,孩子会不断有新的认识和感悟,对文字的感觉也会越来越清晰。如果绘本中有较多重复的文字或句式,那就更适合初读的孩子。孩子在同一本书中反复见到同样的文字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文字、识得文字。
2.调整心态,不要急躁
读书识字是慢工夫,急不得。家长要做“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心理预期放到以“年”为单位会比较合适,不要幻想几年没做的事情在几天、几周内就弥补上。
当然,孩子有个体差异,也的确有一些孩子坚持两三个月就进步飞快,不过大多数都是需要一年级一整年的持续努力。这期间家长要理解和包容孩子因为不适应而产生的情绪问题,既理解孩子的难,又得坚持做该做的读,必须大人情绪稳定,从而带动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一定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坚持做,一定能追赶上的!
强调情绪的稳定是因为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很大。相关脑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当孩子处于紧张情绪中,他是无法学习的,而轻松愉悦地情绪能促进学习效果,并且记忆深刻。
从我带的这届实际情况看,只要家校配合得到位,孩子一般一个学期下来就基本上可以跟上了。如果坚持得好,到二年级结束时,有的孩子学业质量检测可以达到良好或良好以上水平。但是,没有很好重视和坚持带孩子读的家庭,孩子虽然也有进步,但依然处于落后的不达标水平。
分化原因二:认知水平低
这是分化第二大原因,和原因一也有部分相关性。主要表现为:孩子记忆、理解、语言等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生活常识和概念,入校学习感觉比较费劲。
这样的孩子,通常是入学前与自然与人的互动不足,生活体验缺乏,使得各方面能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入学后面临较为正式的学科学习自然困难重重。
比如,记忆力不好的孩子,这边刚讲那边就忘,刚教的字还没下课已经忘了怎么读,刚学的几加几怎么算,复述别人的话也复述不出来等。其实记忆、理解、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综合的能力,记不住、说不出怎么理解?
解决办法:
对于这类情况,除了可以从“阅读”入手去改善,另外就是要充分锻炼孩子,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教孩子会做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与家庭生活,家长要多多“使用”孩子;要增加同伴交往,增加家庭成员之间语言交流,给孩子使用记忆力的机会,创造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想法的场合,发展他的理解力;多多户外活动,增加他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多多去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开阔认知视野......
同样,要强调,家长不能着急,要循序渐进地去做,让孩子的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也用大人平和的心境影响孩子,给予他信心!要知道,信心是最重要的!即便我们的孩子暂时落后了,不代表我们不能进步,我们经过长期有效的陪伴,孩子会逐渐步入正轨的。
上一届有个孩子,家长非常有耐心,一年级时接受孩子暂时落后的现状,并坚持陪伴孩子,终于在孩子三年级时,等到了孩子达到优秀水平行列的花开声。
分化原因三:过于被动
这部分孩子可能是家庭养育方式包办过多造成,也与孩子个性有关,可以慢慢引导,找到他的兴趣点,逐步激发。也需要小心呵护,发现闪光点,猛夸,激发他的内动力。
分化原因四:动作慢
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就连玩具也变得玩起来不那么费力。生活中能锻炼孩子大动作、小动作的机会相比以前可是少得多了。也很奇怪,明明应该去大自然撒欢的,却都在室内端坐着培训,不见天花板的活动场所才是适合人类幼崽培训的地方啊!
解决办法:
动作慢,就是缺练,解决的办法也就是多练,练身体、练手、练脚,所以就让孩子多做事,多运动,多玩耍。切记,绝不能再包办。
分化原因五:数感弱,计算慢
孩子有个性差异很正常,有些孩子就是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不如意。
其实这也是有办法改进的,简单地说要先过数数关,生活中见到什么数什么,物数对应数,一个一个数,2个2个数等多种形式数;涉及计算允许孩子用掰手指、数小棒等具象学具方法,放手让他搞,等他自己觉得麻烦的时候他自己会升级方法的,家长、老师等外人不要急。
思维发展有过程,这是由“脑”的发展决定的,我们要允许有不同进程的孩子存在,允许他用适合自己水平的方法解决问题。
另外,数形结合、到生活中学数学、搭积木发展空间观念、数学阅读等也都是帮助孩子发展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唯有不要急,坚持做,耐心等!
分化原因六:其他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通常是孩子比较多动啦,自闭啦,这就需要寻求专业咨询了。对此,我们除了包容就是理解,不可用常用的标准去衡量,家校多沟通,无他。
写在最后: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就像当初断母乳一样,会有难受与不适,毕竟是换了新环境,要接受新挑战,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与恐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可。只要家长与学校一起及时行动起来,扶孩子上马,孩子会很快渡过这个小转折,在学习之路上策马驰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