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小学教育发展联盟第五次活动——数学课堂展示

第三实验小学
创建于2023-11-02
阅读 33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2日,菏泽市小学教育发展联盟第五次现场展示活动的第三天,活动的主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展示。菏泽市各县区数学教研员以及兄弟学校700多名业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谢梦园老师带领二年级五班为我们展示了《乘法的初步的认识》一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本节课以绘本故事导入,使学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情境中学习,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切身体验用加法表示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不便之处,产生学习新方法的需求,理解乘法意义,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刘天宇老师执教的是《倍的认识》这一节课,本节课从“比多比少”进入,让学生尝试用“倍”来表达,展现学生各种说法,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哪些说法对?倍到底是什么含义?在这节课中,体现出概念教学的基本流程:经验引入——初步感知——丰富感知——表象外显——抽象表征——概念运用。为了让学生学的开心!学的高兴!刘老师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让大家分组合作,取得了精彩的课堂效果!

  隋争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是一节典型计算教学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整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终结性学习,其价值之一就在于让学生经历从“碎片化”到“结构化”的成长过程。对于这样的“最后一课”,隋老师不仅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还引导学生理解计算的通理通法,沟通已学乘法计算之间的联系,建构整数乘法计算的算法体系,求联求通。隋老师这节课从融合培养能力、迁移引发类推、建构促生长,激励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计算方法运用到更为复杂的多位数乘多位数乘法计算中,发挥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承前启后的作用,前后贯通建构完整的整数乘法知识体系,引领学生体验知识的再生长,感悟计算方法的实质性联系。

  张嫚老师展示的课例是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张嫚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了学生通过剪、拼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始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孔祥霞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比的基本性质》,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环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规律,大胆猜想并通过举例验证、类比推理进行验证,使学生经历“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步步深入,充分发挥教师在关键处的点拨作用,使学生理解化简比的意义,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评课环节,由曹县教学研究室黄莹老师对五位老师的课堂做出一一点评,并肯定了五位老师的教学水平,指出五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都注重引导孩子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而后黄莹老师又强调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真实情景蕴含的关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课程标准强调“真实情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经历从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又应用于现实世界。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小学联盟活动为全市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平台,同时也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个人素养及教学智慧,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在历练中成长,在研讨中进步,以新课标为导向,赋能新课堂,让教学更有温度,让教研更有深度,让课堂更为高效。

阅读 33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