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加减乘除”

......。
创建于2023-11-02
阅读 2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1    年    7    月    24    日,为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长期以来,因汉字笔画繁复、语文知识繁杂等学科特殊性,使语文作业受到不少学生的反感。加之,在语文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作业与课堂脱节、与学生脱节的问题,造成语文作业低效。“双减”来临,“如何让语文作业更有效”成为教师教学亟待改革之事。

一、作业之“加”

1、增加作业的规范性。学期之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常规作业的具体要求写在作业本或练习册的前面,以供学生时时自查。

2、 增加作业的形式。布置适量的非书面作业,如朗诵课文、制作报纸或拍摄视频等,丰富作业的种类,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

【案例2】八年级下册第11课《核舟记》,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画出核舟之貌,让学生感受王叔远精湛的技艺。

【学生作业】

二、作业之“减”

1、减少题量。语文知识零碎、考点繁多,故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容易量少类多,比如既布置抄写字词,又布置基础习题,可能还要布置写一小段话或者查资料等。每类作业看起来只有一点,但实则总量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

2、减少时间。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内容的难度规定作业完成时间,以此逐渐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

    

三、作业之“乘”

1、 注重作业的交互性。学校或班级可以定期举办学生作业展,或作业评比活动,或举办作业设计活动等,提高作业的同伴影响力。

2、注重作业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时,以激励为导向,引导学生真实地参与到作业当中,鼓励其用最大的能力完成作业,而非成为作业的“搬运工”。

【学生作业】

四、作业之“除”

1、将全班学生做除法,分层布置作业。不单可以按照成绩的高低布置作业,更可以依照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布置作业,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2、将作业的种类做除法,提供菜单式作业。让学生像点菜一样点作业,比如可以布置知识整理性作业,限时训练或预习复习作业等。

【案例5】八年级上册第13单元《唐诗五首》要求学生了解律诗的特点,书中“补白”恰有该内容的呈现。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后,整理出一个迷你思维导图,学生既了解了律诗的特点,又训练了思维,还发挥了创造性,一举多得。

【学生作业】

语文作业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体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将作业至于备课的环节中,让语文作业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不仅可以巩固学科具体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终为始,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小而实的途径。

阅读 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