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区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心聚力绽芳华,研以登高共成长——赣县区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赴王母渡中学“送教下乡”活动

创建于2023-11-02 阅读2686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根据赣县教研函[2023]44号文件精神,为提升全区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努力构建区“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模式,南山片区开展了初中语文专题教研活动。教研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切实推广“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0月31日,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刘真老师带领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到南山片区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王母渡中学牵头,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承办。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及南山片区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优质课堂,引领示范

  本次南山片区中心教研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点评+讲座”的形式展开。第一节课由王母渡中学廖亮梅老师执教。廖老师的教学风格温婉从容,教态亲切自然,娓娓道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她的课堂层次分明,环节清晰。开课即出示教学目标,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接着通过三个问题完成教学目标:说明顺序,抓住事物特征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懂得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仅是看它的外形,更要懂得其象征意义,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爱国教育。

  第二节课由温世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刘世真老师执教。刘老师按照“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本节课从设定学习目标到创设情境,再到落实学习任务都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研读课文,掌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会了灵活运用说明顺序,领会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象征意义,巧妙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情境任务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真可谓是一节高效课堂。

记录听课,满载而归

  每位老师都认真学习,并做好听课笔记,收获满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教师们全程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出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奋进在共研、互学、共同成长的道路上。

微言精义,字字珠玉

  王母渡中学校长吴名春同志热切关心教研,并主持了研讨会议。工作室主持人温世艳老师从教学风格、教学环节、任务设置、推进方式,教学效果几个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两节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两节课以不同的方式推进教学任务,廖老师的稳打稳扎,刘老师的新颖大胆。廖老师的课堂在对话中舒缓扎实地推进;刘老师的课堂在团队合作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展示中推进,有细致的分工,有默契的配合。两个老师的课堂呈现各有千秋,但是同学们都动起来了,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融进了学习当中。 

       温老师还跟大家交流教说明文的感受。她说:教说明文,首先要教出“科学”和“理性”,不失文体特征,也要教出“情怀”和“思想”。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教学生读说明文,也要教会他们读文化读精神,读自己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课堂上“学”高于“教”,“学生”高于“老师”。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也是学生学习的欣赏者,推动者。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并且贯彻“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精神,灵活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去。

精彩讲座,行之有向

  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刘真老师就“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做了一节微讲座,主要是两部分内容。一为什么要推进?第二个就是怎样去推进?

       刘老师说,为什么要推进呢?这是由教育现状决定的。一是忙碌,任务多,二是茫然、无方向。因此更要想办法进行高效率的教学。

       那么如何突破困境呢?刘老师提出要走出洞穴,更新理念,改变课堂。不仅要跟上时代,更要跟上新课标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至于怎么去推进?刘老师提到了五个意识:目标意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思维意识,效果意识。重点讲了以下三点:目标意识就是要有任务,有要求;学生意识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至于学习意识,就是要学生不仅仅学习课文,更要在生活中会表达、能表达,要学以致用,即学会——会学——会用。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星辰为友,前途有光,同心共力,逐梦前行。让我们继续共思共研,“研”之有理,“研”有所得。让我们在思考中前进,在前进中感悟,让智慧的花朵开满教育逐梦的道路!

end

文稿:叶光优

图片:刘艳燕

审核:温世艳


阅读 26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