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中心幼儿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感受春天 感受家乡——神路长走活动

创建于2022-04-20 阅读464

  春天是一个如诗如歌的季节,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段时间里万物复苏,大地上散发着生机,大街小巷里到处都能听到春天里的歌。看👀!我们可爱的孩子们 伴随着春天的气息也奔跑出来了。

  我们整装待发,先来张集体照吧!看👀我们是不是很精神,好开心😁期待着今天的活动,好激动💗

  我们跟着老师排好队出发喽!让我们一起走进明十三陵神路去看一看。

        首先我们到达的是大宫门,先照张合影吧!

大宫门

  接下来,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大宫门的故事吧!

        大宫门是单檐庑殿顶,最上边有正脊,两边是吞兽。除正脊外,还有垂脊、垂兽。骑凤仙人的下边还有套兽。大宫门:红墙,黄琉璃瓦,下辟三券门,面对大宫门,重要的物品从中门经过,右手边的门是皇帝走的,左手边的门是大臣走的。檐角最前面的叫"骑凤仙人",传说在战国时齐湣王走投无路之时,一只凤凰飞到他眼前,齐湣王飞身跨上反凰背项,骑乘着它渡过大河,绝处逢生。所以有“逢凶化吉”的寓意。骑凤仙人后的第1个是龙:至高无上,龙的角似鹿、麟似鱼、爪似鹰,皇帝称自己为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第2个是凤:百鸟之王,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第三个是狮子:代表勇猛、威严。狮子一声吼,群兽都会害怕。第4第5是天马、海马,象征着通天入海,四通八达。后面接着就是垂兽了。这样5个走兽加上1个垂兽一共6个,也就有了五脊六兽的说法,如果有人说你高兴的五脊六兽的,意思就是说你高兴得像达官贵人一样。仙人走兽不仅是装饰品,好看,雅观,大气,还代表着地位、权势、至尊的象征,同时还有驱邪、镇宅、吉祥之意。

  小朋友们听的可认真了,我们回家要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明十三陵的分布

  我们有礼貌的进入园内,园长妈妈为我们请来了讲解员阿姨,我们一起了解了明十三陵的分布。看我们认真听的样子多可爱。

华表和赑屃

  接下来我们跟随导游阿姨来到了华表和赑屃。

华表

  八角形白石华表,外面一圈为石雕围栏,立柱、栏板,里外都雕有云龙。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身、石盘组成。八边形的须弥座,束腰部雕刻有龙和祥云。柱上雕刻一条巨龙和云,柱的上部各穿一块云板,顶部有圆盘,盘上蹲龙,也叫望天吼。蹲龙朝着不同的方向,有着不同的讲究。面朝南也叫望君出,意思是皇上不要总是待在宫内,要经常出来考察民情。面朝北也叫望君归,意识是不要在外边游逛了,赶紧回朝处理国事。

赑屃

  神功圣德碑亭是重檐歇山顶,四面都有门洞,近似正方体的亭式建筑,亭的两边分别写着《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下是一只大龟,大龟也叫赑屃,是龙的九子之一,下边是海鳗,也就是水盘,碑的正面是朱高炽为他的爸爸朱棣撰写的碑文,赑屃的左侧是清朝乾隆皇帝写的诗,碑的后面是乾隆皇帝做了一首诗《哀明陵十三韵》,意思是我给前朝的皇帝修陵了。赑屃的右侧是乾隆的儿子嘉庆写的一篇文章,他主要叙述明朝亡国是因为明朝的皇帝不勤政,贪图享受,荒废了朝政,这是明十三陵最大,唯一的一座石券顶碑亭。是两朝三位皇帝凑在一起写的,三千多字,这个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碑亭的最上边是鸱吻也叫吞脊兽,左右两边竖着的是垂脊,垂脊下边有垂兽。两边翘起来的是戗脊,戗脊下边有戗兽,戗兽前边是五只走兽和骑凤仙人,骑凤仙人下边是套兽。

石望柱

我们继续往前走即将看到的是石望柱。

  穿过碑亭,看到了六边形的“石望柱”,“望柱”没有华表高,柱身只有祥云,顶部的帽雕有云龙。神道的石像生使用的石料采自北京市房山区。24个石兽、12个石人,共36尊,由南向北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武臣、文臣、勋臣。石像生站姿是白天站岗,跪着的是夜间值班,代表日夜守护。

石像生

  通过石望柱映入眼帘的就是石像生了,我们即将在此开始写生绘画了。写生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们的故事。

石像生

  十三陵神路上从神功圣德碑亭往北的800余米的区域内,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这就是石像生了,这也是神道的主要景观,因为人们一提起神道,就会想起石像生。石像生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是望柱二尊,坐立狮二对,坐立獬豸二对,立卧骆驼二对,立卧麟麟二对,立卧马二对,持瓜盔甲将军二对,朝衣冠文臣像二对,朝衣冠勋臣像二对。石兽和石人均相对排列于神道两侧。

        12对石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狮子性情凶猛,用来辟邪;獬豸是传说中的异兽,用头上的角来抵触心术不正的小人。以上二兽用来守灵。骆驼、象、马用来驭使,麒麟象征吉祥,是个专司仪礼的角色。

        石兽之后为石人,相传秦代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他身高力大,驻守边疆。因其防范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纪念他,就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为他铸了铜像。后来,人们就把守护庙宇、陵墓的石像、铜像统称为“翁仲”。

        十三陵神道上这六组石人,雕刻精细,神态逼真。武将头戴凤翅盔,身着铠甲,威风凛凛,一派虎威;文臣和勋臣身着朝服,头戴七梁冠,手持朝笏,神态肃穆。

       十三陵神道上的石像生,均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其中最大的石象,包括基座,体积近30立方米。据说这些石像的石料都是从房山运来的整石,依当时条件可以想象得知人们付出多大的辛劳和血汗,而这些雕像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栩栩如生,怎能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威震四方,民间有句话叫,狮子一声吼天下颤抖。象征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利。

  獬豸:獬豸是传说中的神兽,因为头上长有一个犄角,俗称独角兽,相传这种动物有一个特异功能,能辨别是非,区分善恶。

  骆驼:骆驼是沙漠之舟,生活在辽阔的沙漠之中,表示皇帝统治疆域的广阔。

  大象:大象祥瑞之兽,有着三大特点,是所有陆地动物中牙最长,鼻子最长,体积最大,有着大象如山的说法,大象象征着天平之象,万象更新。

  麒麟:麒麟祥瑞之兽,传说在太平时期才可以出现,它是龙头、鹿角、鱼身、牛蹄,民间有麒麟送子的传话。

  马:马是打仗时的坐骑,神路的石马没有马鞍,象征着兵器入库,马放南山,代表天下太平没有战争的意思。

  武臣:武将头戴凤翅盔,身穿铠甲,微风凛凛,一派虎威。文臣和勋臣:文臣和勋臣很相似,头戴七良冠,手持朝笏,神态肃穆,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发现区别的,文臣的耳朵是露在外边的,而勋臣的耳朵是藏在七良冠里面的。

石像生写生

  通过近距离写生活动,幼儿不仅更深刻观察、了解到石像生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石兽和石人均立卧相对排列于神道两侧,还知道了12对石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的故事,同时这次收获颇多的是我们了解到石像生是付出很多人的辛劳和血汗雕塑而成,而这些雕像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栩栩如生,让我们怎能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更深刻体会到人们的辛劳付出,增强幼儿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与了解,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在充实愉快的活动中结束了今天的旅程,孩子们棒棒哒。期待下一次的旅程。神道并不是笔直的,是弯弯曲曲的,因为过去讲究“曲生吉直生煞”,这里是风水宝地,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家乡来参观旅游。

阅读 4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