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健步笑夕阳

----清流一中七二届高中同学毕业五十 周年聚会花絮

 

煌力
创建于2023-11-02
阅读 42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0月27--30日,清流一中七二届高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在清流大酒店举行。108名年届古稀的同学在时隔五十年后(2022年因疫情影响没有集会),再次相遇聚会在丹桂飘香,秋色宜人的清流县城龙津河畔,仰望星雨,回忆芳华。

00:37

        清流,千年古邑,“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是清流县的真实写照。这里是同学们的家乡,也是同学们的第二故乡。在那特殊的年代,不少同学是跟随父母来到清流,那时或在城关或是农村曾经都有过一个家。儿时家连着家,兄弟姐妹都有来往,连父母亲都认识。1969年又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走进清流一中,同窗共读三年半,在清流曾经度过了人生最快乐的时光。1972年冬毕业后又从这里走向各自的事业和人生的辉煌。乡情、亲情、友情、兄弟情、姐妹情、同学情这种综合的感情让不少远离清流的同学魂牵梦绕,终身难忘;即使人生忙碌,岁月匆匆,靑丝白发,无论身在天南海北,异国他乡,心里那份同学的感情永远不会变。正是这种“同学情”,才会有居住三明、福州、厦门、泉州、青岛、北京等地以及居住海外的同学积极响应聚会的倡议。

00:38

        于是以当年的老班长杨火旺等同学组成了筹委会,开始联系同学,拟定方案,精心组织。又有曾孝清等三位优秀同学为同学聚会提供资金保障。10月27日,108名同学(1972年毕业人数130余人)从四面八方不远万里汇集清流,聚首清流大酒店。开展以“再续同学情 健康享遐年”为主题四天的同学聚会活动。    

         清流旧属闽西古汀州八县,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县。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红军部队曾在这里行军打仗,打土豪、筹粮款,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火种。当年清流人民“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的拥军情景让人终身难忘。清流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统的客家文化遗迹,天然的生态文化宝地。

        聚会期间,筹备组特意安排同学们故地重游,去感受大美清流的红色资源之旅、客家文化之旅、生态康养之旅。鼓励同学们自编自演发挥才艺,展示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花絮之一】

                   走进汀州古城

     

        清流到长汀车程一个小时,游览汀州古城,是聚会安排的一项日程。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这里的客家文化、红色资源、民俗文化、古建文化、非遗文化等底蕴深厚,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汀江捣衣女

        曲凹哩码头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水清、岸绿、景美、人文和谐的原生态景区,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集一体的旅游胜地。而后也成为《古田军号》《绝命后卫师》等红色剧组拍摄取景地。

00:38

      步行太平廊桥,【长汀县客家八喜馆】汀州的八喜,是代表着八种人生喜事,分别是金榜题名之喜、花烛之喜、添丁之喜、成人之喜、立灶之喜、乔迁之喜、寿诞之喜、丰收之喜。完整的将长汀客家人对待着八喜所表现出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呈现给大家。

01:31

           同学们在 抗战时期的厦门大学旧址留个影

01:21

        探访创建于南宋的【卧龙书院】,朱熹、杨时等先贤曾在此讲学,后毁于战乱。2013年国际巨星成龙为长汀捐建一栋古建筑,移建在此,卧龙书院也在此重建。

      参观【长汀县博物馆】和【福建省苏维埃旧址】这里记载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红色小上海”最美山城长汀的历史。

      夜游古城墙、步行店头街,观看汀江两岸夜景。

00:38
01:30

【花絮之二】

                        探访生态园区

      聚会安排的日程之二,全体同学游览林畲桂花园--嵩溪兰花基地--嵩口温泉景区,这里也是部分同学的家乡。

      近年来,清流县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中华桂花文化园,位于清流县林畲镇,是一座融合北方园林之大气雄浑和南方园林之秀气典雅于一身的传统文化园林。

        桂园集百种千亩桂花、园林奇石盆景、诗书琴棋画印等传统文化和清流青山绿水之生态文明。桂花树、金丝楠、九龙璧、黄杨盆景为桂园四宝,是百姓游山玩水、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01:04

        清龙生态兰花园座落于清流县嵩溪镇,由回乡创业青年赖张龙与台商王清香联合创办。这里的“千亩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千亩兰花产业园”等精品花卉产业园,已成为清流县一张闪亮的名片。

        天芳悦潭温泉主题公园,位于清流县嵩口镇,集温泉养生、餐饮、住宿、娱乐、生态观光旅游等项目于一体,是一个以世界级的温泉资源为依托,融合东南亚风情的大型温泉度假村。可零距离参观流淌万年的温泉水,直接从泉眼处取水饮用,或泡茶品茗、温泉煮蛋等。

00:38

【花絮之三】

                    展示退休风采

        组织一场同学自编自演的联欢晚会,为毕业50年的同学们提供一个见面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使同学们回顾人生天真烂漫的岁月,达到沟通、增进友谊的目的,也可以展示各个同学的人生轨迹和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00:29

               三个班同学入场仪式

00:26
00:36

        尽管我们有不少同学因事业需要远离故土,但始终眷念青春的时光,思恋自己的家乡。居住北京的赵晓峰同学夫妻双双参加同学聚会,他们特意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节目,表达了一对真正夫妻回清流对家乡的真实感情。

01:51

        清流苏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土地革命斗争中,清流全县共有2万7千余人参加了革命斗争,有6000多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赤卫队。在斗争中,有4000余人牺牲或失踪,但在册烈士仅有200多名,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成了无名英雄。

      清流同学演奏器乐小合奏《映山红》,让人想起当年苏区人民盼望红军部队回来心情,终身难忘在保卫清流苏区战斗中“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共产党员的誓言和壮烈牺牲革命烈士。

01:45

        《黄梅悠悠》是一首将黄梅戏调与现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歌曲。歌曲旋律婉转动人,似戏非戏似歌非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福州女同学表演舞蹈《黄梅悠悠》如梦如幻,把我们带入梦里家乡。

        参军入伍是我们这一代人梦想。本届有16位同学在解放军这所大熔炉得到锤练,他们转业退伍不褪色,在各自单位再立新功。让我们仿佛看见了他们当年的军旅英姿。

03:10

        季忠明、傅卫明、赖小聪同学当年18岁,参加清流一中宣传队,同台演出样板戏沙家浜选段《智斗》,现在已是古稀之年,依旧中气十足,唱腔响亮,登台演出。

        陈久巧同学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唱出了人间真情。

00:19

        最使人激动的是同学们,团团围坐在12张大圆桌边,竟热火朝天地拉起歌来。

       中间四桌的一班全体同学表演歌曲《团结就是力量》雄壮有力。

      右边几桌二班全体同学表演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灵活生动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左边四桌三班全体同学也不甘示弱,手舞足蹈,围桌歌曲《歌唱祖国》唱的热情奔放、节奏感强,引来全场掌声共鸣。

01:46
02:46

        书法、根雕是一门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张祖才、阳盛安同学酷爱书法,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展出。他们的书法像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获得一大批同学的点赞。 

     李为民同学自学成材,他的根雕创作,别具匠心,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明同学小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00:51

        广场舞《新浏阳河》,古稀之年的女同学迈着轻盈优美的步伐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姿态翩然,她们身段还如此优美,舞姿如此妙曼,韵味十足,真令人羡慕!

00:41

        老歌新唱《逛新城》是福州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同学跟着乐曲翩翩齐舞,“阿爸耶!女儿耶!”一唱一和,不大娴熟的比划动作,引来欢呼声,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连台上自己演出的同学都唱笑了。

02:3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同学们爱唱那时代的红歌、是歌声伴随他们走过少年、青年、中年、而今都走近“夕阳红”。红歌串烧《大家一起来》招来全体同学登台又唱又跳,动作灵活的比划“帮咱亲人洗呀嘛洗衣裳......”, 翩翩起舞的身影,真使人难以相信他们大都是70岁上下的老头老太!

      他们舞蹈再次将晚会推向高潮。如果孩子们、孙子们看见了,他们一定会惊讶的说:今天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发疯了吗?谁说他们花甲古稀,老态龙钟?瞧:他们依然活力四射。

03:28

    

        两个多小时自娱自乐的晚会,在百余名同学及家属满面春风的歌舞声中落下帷幕。可以看出在“新时代”,老年朋友们的精神风貌是健康明朗、乐观向上的。

        正是:笑声相伴人不老,秋色春光一样浓。




【花絮之四】

                      同学赋诗助兴

        同学相见,不减当年青春年少的豪气,小酌赋诗,引吭高歌,喜气洋洋。



【花絮之五】

                        期盼再次相逢

        短短几天的聚会,没有通俗开场白、欢迎词、座谈会、茶话会,而是休闲游览、唱歌跳舞、喝茶聊天,把同学们拉回到青春飞扬的学生时代、拉回到五十年前学工、学农、学军、回乡、下乡那令人难忘的岁月。有的回顾当年火热的学生生活,有的回溯五十年走过的历程,有的回味工作的艰苦和创业的艰辛,还有的畅想今后的晚年生活。更有想起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到会同学。

        同学相聚,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家常。那种经过岁月沉淀的同学友谊是一段割不断的情,是一份分不开的缘,就像陈年的美酒,越久越纯。

        10月30日上午,同学们分别选择各种交通工具又要离开清流返回各自的家。这次聚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同学们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更加珍惜五十年来的同学情。让我们继续这份纯真的同学情,期待再次相逢!

      赵晓峰同学在返京车上,为本次聚会总结了不可多得文字,代表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

                《写在同学会落幕之后》 

       

      清流一中七二届毕业五十年同学聚会渐渐落下帷幕。连日来,同学们在返程途中,在微信群里,在亲朋好友的交流中,五十年相聚带来的兴奋、喜悦和赞叹,似乎仍在发酵延伸,余韵缭绕,生生不息。为什么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家的热情依然这般高涨?为什么多年未见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为什么分别之时牵手伴肩依依不舍?我觉得其中缘由至少有三:

       其一,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这代人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要经历许多弟弟妹妹们不须经过的曲折和磨难。长身体的时候,物质溃乏,缺衣少食;到了学文化的年纪,又鲜有书读,青春荒废;该工作的时候,上山下乡,回乡务农;待须成家立业之时,工作难找,只能生一个,毫无选择的余地。论到改革开放可以施展拳脚的时侯,不少人又因文凭不如人,年龄不如人,身体不如人,白白错失了上天赐予的机会。好在所有这一切,我们都挺过来了。特别是历经三年疫情肆虐之后,大家都还健在,说明我们幸运地经受住了人生所给予的一切考验。当然,更有不少同学,自强不息,逆势而上,通过努力奋斗,抓住了时代的脉博,搭上了发展的快车,以至学有所成,业有所精,成为大家的榜样。这次聚会,虽然大家都刻上了岁月的沧桑印记,但脸上都挂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不论是官至庙堂的省部级领导及其他公务人员,还是身居乡野的平头百姓;不论是业有所成的老板老总,还是一介斯文的人民教师;不论是生于和长于本乡本土,还是远在天涯海角祖国各地,一声呼唤,召之即来,来之能乐,乐由心生。群里有句话说得好,我们这代人前半辈子都是由别人安排的,到了现在这把年纪,完全可以由着自己的意愿和性情来安排余生。五十多年过去,大家从天南地北乃至大洋彼岸归来,透夜言欢,弹冠相庆,畅叙离别之情,安享重逢之乐,这首先归功于党的坚强领导,再是得益于社会治理安定有序,第三离不开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建立,让我们得以在步入古稀之年能够从容地从四面八方相约清流、聚在一起。因此,我们齐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发自内心的。我们相聚之时那开心的笑容和欢愉,是发自内心的。劫波度尽兄弟在,相逢一笑慰生平。

       其二,亲情友情同窗之情,催生了我们这代人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我们这届生源,是文革动乱后期,由66、67、68、69四届小学毕业生一同跨入清流一中的。前期以排依次分班相称,进入初二高中阶段,逐渐形成以66、67届为主,部分68届生源相插其中而形成后来的一班二班三班这样的七二届基本格局。这种特殊年代里产生的特殊格局,让我们这届同学的构成、特点、风格都特别有趣。年龄相差较大,大哥哥大姐姐与小弟弟小妹妹参差不齐混在一堆,青春发育有老有少有先有缓,让人不亲近都不行。城里来的、乡下来的,从外县外乡转学而来的,还有不少随父母从省城下放来的,这种生源组成的多元文化,久而久之自然而然让大家由同窗之情演变深化成友情、亲情。加上清流地方不大,客家乡风纯朴敦厚,家家户户兄弟姐妹互为同学比比皆是,尽管那时没有电话传呼手机微信,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你来我往,串起门来不请自到如入自家庭院,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以至后来不少同学结为了夫妻,不少同学的同学、兄弟姐妹的兄弟姐妹联为了姻亲。有的成为学友校友,友是插友农友,还是工友战友。这种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让同学之情更加热烈、更加醇厚,如沐春风,如饮甘饴。本届毕业141人,五十年后实到109人(其中随行家属7人),这种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敢问在清流一中校史上可有前例,可有来者?

        其三,最难忘是青春年少那种纯真无邪、无忧无虑。我们这届同学出生成长在共和国的特殊年代。不少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从跨入清流一中,到毕业离开的时间里,那种青春年少的纯真无邪、无以忧虑、开心快活,在我们人生成长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时候读书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卷,那点功课对相当一些同学而言根本就不是个事。余下大把时间,或是徜徉山水,或是驰骋操场;或是学工学农,或是野营军训;或是社会调查,或是丈量土地。家乡的大美河山,农家的秋收春种,都成了我们丰富的实践基地。课外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都是我们融入社会增长知识的快乐天地。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相洽,互动互助的过程中,身体得以健壮,知识得以积累,友情得以升华,人生得以成长。曾几何时,我们站在高高的东门桥头,望着奔流不息的龙津河水沉思细想,憧憬未来;我们四仰八叉地躺在教室后面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神聊一通;我们集聚在某个同学的单独卧室或者闺房,为同学中遇到的喜怒哀乐而一同喜极而泣。兴起时,我们还会聚在教室,或者操场,或者餐厅,连就一个问题一个看法,争得面红耳赤,,举杯斗盏,毫不相让。在这些快乐的相处中,习性逐渐相融,观念不断相向,思想渐渐同行,为此后的人生拼博萌发了无数的火花。思想的成熟,才是人生成熟的标志。经历挫折后的收获,才是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想当年,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绰号,一场场诙谐有趣的恶作剧,一起起惊险骇人的历险经历,一桩桩牛刀初试的创业壮举,都给我们五十多年的生活带来了丰厚的精神享受,都成为让大家津津乐道永不过时的共享话题。人生过隙,岁月静好。相信同学们都有同感,今生相遇,是为有缘,若再选择,我们还做同学,我们还要同桌而邻。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半世纪情牵一代人。清流一中七二届毕业五十年聚会虽已落幕,但五十年魂牵梦绕、相思相念之情谊必将永续,五十年披肝沥胆、艰苦奋斗之精神必将长存。此时此刻,特别怀念先于我们而去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祈祷他们在天堂与我们同聚同乐,护佑大家笑到最后,颐养天年。吾辈将永远以清流一中七二届同学为荣!为清流一中七二届五十年同学会点赞!

       衷心感谢筹委会及清流同学的辛勤付出、周密安排和热忱服务。向为历届同学相聚慷慨解囊提供资金支持和以各种方式踴跃参与的同学表示敬意。

         

                      




                       筹委会:邓煌生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一日

      


    




    

阅读 42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