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二(5)班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讲座。这是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在馆校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特别制作的故宫历史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应常洛宁爸爸的邀请,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公众教育组刘翠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故宫历史传统文化课。讲座精心选择了“宫里的二十四节气”和“屋脊上的小神兽”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的精彩内容。孩子们不但深入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更有机会动手自制了手工作品,还参加了有趣的集体游戏活动。
中国是农业大国,种地种菜时,根据太阳的角度不同,决定了要种植什么农作物。二十四节气对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古国非常重要。
老师先为孩子们们讲解了农历和阳历的概念和区别。然后从现在的时令距离最近的霜降开始,解释节气的基本概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刘老师陪着同学们,从太阳运行的两个极端,冬至和夏至开始,把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细细梳理了一遍。同学们明白了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节气的来历,以及遵守节气对耕作和经济的影响。
刘老师甚至带着孩子们学习了一张非常复杂的节气与耕作的对应关系图。孩子们细细得数,小麦什么时候种呀?什么时候施肥呀?什么时候收割啊?大家对于节气和天时有了直观的理解。
接下来,刘老师带大家了解了故宫的全貌。我们之前去故宫,往往只能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角落。但从没有机会能够从高空俯瞰。老师给孩子们看了故宫俯视图,大家才明白故宫有多大,大概要有1000多个足球场才能把故宫填满呢!
今天,大家学习的又一个重点就是屋脊上小神兽了。这种小脊兽,在故宫的屋檐上到处都有。
但是小脊兽最多的是在紫禁城最高的建筑上。这个建筑它很突出,一眼就可以看到它,说明它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等级规格最高的。大家猜猜这个建筑叫什么名字呢?它就是太和殿。
太和殿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得抢答。有的同学说,它是开会用的;有的同学说是皇帝住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是阅兵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皇帝发布命令的地方;甚至还有说这是士兵值班的地方的。
刘老师启发大家耐心分析,这么重要的地方,其实皇帝不会每天住在这里或者在这里开会,都是要有重要的庆典才会使用这里。比如皇帝登基、过生日、春节也就是说农历的元旦,做重要的庆典仪式,才会用到这个地方。所以,说下达命令的同学是对的。比如皇帝命令将士出征,也会在这里接见。
在太和殿的檐脊上,出现的这些小怪兽,也可以叫脊兽。到底有多少只呢?孩子们叽叽喳喳得一起数,十只?十一只?十二只?刘老师告诉大家,别看都是一些小雕像,但有些它不是神兽的。比如前面这个是骑凤仙人,后面的才是脊兽。
它们在屋顶上起到什么作用呢?站岗?避雷?孩子们各种猜测。刘老师笑着说,还真有一只脊兽是避雷的。有的孩子说,那么它们是象征传统文化的么?刘老师解答说,确实有象征意义的。还有同学问,上面怎么有一条龙?刘老师笑着回答说对的,上面确实是有龙的。
其实,这些小神兽都是古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想象它们,设计它们呢?是为了把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愿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此外,实际上,它实用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防止漏雨。大家看,它位于屋脊交汇的地方,瓦片盖在上面,防止雨水从中间渗透出去。它们都是琉璃瓦做的。本身琉璃瓦就是防水的。
脊兽越多,就代表建筑越重要。它象征了建筑的规制。大家看到有10个的,也有9个的,7个的,5个的,3个的,甚至还有1个的。大家发现基本上都是单数,一三五七九。古代讲究阴阳。阴阳象征了天地,皇帝是男生,就比较常见单数的设计,因为单数代表了阳。但为什么太和殿有十个呢?因为它规制最高,所以最后给它多了一个。是只有太和殿有,别的任何地方都没有的小脊兽,它就是行什。
老师由下至上,按顺序依次介绍了每只脊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 、斗牛、行什。这些小兽各有寓意,并均赋予了神奇的本领,有的能镇水避火,有的能降魔除障,有的能带来吉祥好运。
第一个是龙。它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长长的龙不一样。因为她是脊兽,所以它是蹲姿出现的;龙是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是皇权的象征。
凤,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瑞之象,比喻有圣德之人,在皇权中代表了皇后。狮子,代表勇猛威严,群兽慑服,它可以吓走坏人和怪兽。
天马、海马是吉祥的化身,象征着皇家的威德能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狻猊长得很像狮子,只是头发一个有卷,一个没有卷,它是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狎鱼是海中异兽,它的头象龙,却有一条鱼的尾巴,传说是驾云降雨,灭火防灾的能手。
獬豸是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它和龙也很像,和龙的区别在于,獬豸只有一个角,而龙有两个角,此外,龙的角像鹿,而獬豸的角是尖尖的,它象征着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
斗牛也称蚪牛,是龙的一种,它长得有些像牛,长有角,但是身上有鳞片,所以跟水有关系,它可以防火、除祸、灭灾;它和天马、海马的区别也很好辨认,牛是偶蹄目,马是奇蹄目。
行什排行老十,俗名雷震子,它是避雷的,它带着翅膀,猴面人像,是仅有太和殿可以配置的压尾兽。
在老师细致的讲解下,全班同学很快掌握了小神兽的识别方法,就连斗牛、獬豸、行什这些非常接近的形象,孩子们也能准确的抓到它们的特征,清晰分辨。至于小神兽们的象征和作用,孩子们更是能够侃侃而谈。
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后,老师还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游戏环节。孩子们挑选自己心爱的小脊兽,涂上颜色,手工制作了小神兽王冠。
然后老师带领大家做起了小怪兽萝卜蹲的游戏。天马蹲,天马蹲,天马蹲完了獬豸蹲;獬豸蹲,獬豸蹲,獬豸蹲完了行什蹲。在有趣的游戏里,孩子们加深了对神兽的形象和名称的记忆,课堂里一片欢声笑语。最后决出了前三名萝卜蹲小能手:林静仪、韩卓雅和郑肖依。恭喜孩子们!恭喜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小神兽们。
老师最后给孩子们推荐了更多的课外延伸读物。比如著名的“给孩子的故宫系列”里的《故宫的二十四节气》。
感谢常洛宁爸爸特意为大家捐赠了一套,送给二(5)班的孩子们,感兴趣的同学有福气了,之后可以在图书角自由借阅。
晨钟暮鼓,岁月悠悠。四时更替,春种秋收。二十四节气让孩子们理解了宇宙星辰运行的原理,殿顶上的脊兽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感谢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公众教育组的老师们精心编写的内容,感谢常洛宁爸爸的热心牵头和无私奉献。祝愿孩子们从传统文化里汲取更多的养料,遨游在瑰丽的想象力和奇幻的美学天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