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询问式教育,倾听孩子的看法

余生
创建于2023-05-16
阅读 4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校:敦煌市幼儿园

班级:小(七)班

姓名:马雯欣

指导老师:赵老师,石老师,樊老师

编辑:马雯欣妈妈

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光凭语言交谈的沟通并不容易达到目的,父母必须增强对非语言的观察和倾听技巧:停、看、听。

停:暂时停止进行中的工作,注视孩子,提供孩子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

看:仔细观察孩子沟通时非语言的行为表现。

听:倾听孩子说什么。

2 了解非语言的信息。

父母如果想要成为一位有效的倾听者,必须对孩子沟通时的非语言行为所代表的意义有所了解。通常孩子会借着下列的行为表现传递着不同的感受:

①脸部表情。孩子的脸部表情会随着情绪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常见有:

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身体受伤,或者害羞、失望、不高兴、挫折、生气等的情绪。

微笑——可能高兴、愉快,也可能是紧张焦虑的情绪,还可能是蔑视他人。

掷东西——一种生气、失望、不满、受挫情绪的发泄表现。

僵直不动——可能表示恐惧、害怕、怀疑或吓呆了。

摇头——否认、不同意。

点头——同意、承认、认同。

打呵欠——无聊、没兴趣、想睡觉或精神不济的心情。

眼神集中——表示专注、有兴趣。

眼神逃避接触——表示焦虑不安、缺乏兴趣,或是害羞的感觉。

②音调与速度。

说话结巴——可能是紧张、害怕、悲哀情绪的表现。

不说话——可能是正在思考或悲伤、沮丧、郁闷、不高兴。

说话速度很快——可能是得意、高兴或紧张的情绪。

重声强调某些字——可能是对谈话重点内容的强调。

孩子非语言行为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相同的感觉可以借着不同的非语言行为予以表达;当然一种行为亦可能代表各种不同的感受,具有不同意义。然而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拥有唯一独特的非语言行为表征,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觉与情绪,改善倾听的技巧,特别是要学习注意观察与了解孩子非语言行为的意义。

阅读 4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