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学大学区“ 信息技术助教研 学区共进启新篇 ”
主题教研活动

~格格~
2023-11-02
阅读 33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冬交接之际,乍寒还暖之时,为加强第一小学大学区各校间的联系,搭建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平台,推动大学区各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导教师反思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信息技术在大单元整体设计、环节设计、作业设计、评价等方面的优势。 11月2日,第一小学大学区各成员校在第七小学召开了“信息技术助教研 学区共进启新篇”主题教研活动。

  第七小学姚彤光主任主持会议,会议邀请到宁江区教育局小教科杜相奎科长,教师进修学校麻彦庆校长、刘海珠副校长、王逸群主任、张占军主任、吴建坤主任和徐婧哲老师,大学区各校领导及教师,7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孙立岩校长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孙校长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欢迎与感谢,希望能够借此次活动之东风,聚焦问题,求实探讨,打通课程理念,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作为活动支撑点,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诵读经典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诵读彰显魅力,积累陶冶性情。

       诵读经典能拓宽阅读范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七小的孩子们展示了丰厚文化底蕴。

02:49

四说一展

  根据《宁江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五所学校都开展了“四说一展”信息化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各校教师代表第六小学刘东阳、新城小学赵英娜、毛都小学刘晗、第一小学高双光、第七小学王伟红,按照A3、A5、B1、B2、C4五个微能力点进行“四说一展”与融合课堂展示汇报。

课堂展示

  第七小学高玲玉老师和一年级孩子们,为大家呈现了生动有趣的语文课《青蛙写诗》。学生在高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快乐识字、绘声朗读、创意表达,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

  第六小学付玉葆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两节课例教学妙趣横生、异彩纷呈。老师们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探求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评课研讨

  课堂教学展示后,第六小学马东杰主任和第七小学郭海英主任分别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点评;与会教师结合自身实践浅谈了收获和想法;教研员王轶群主任和徐婧哲老师站在新课程创新核心素养的高度,实策略,巧思维,明立意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并给予信息技术融合下的课堂所呈现的教学效果以肯定。

专题研讨

  在信息技术2.0实施的大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掌握了很多技术手段,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参会教师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相融合,有哪些好的做法?微能力点的应用是否真正有利于课程改革?对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什么好的建议?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特色作业

  会议间歇,与会领导老师参观了第七小学学生的特色作业和社团作品,一份份充满智慧与趣味的特色作业,一本本笔酣墨饱、装帧精美的作文集,一件件书法、刮画、线描、彩塑作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兴趣得以提升。

  活动最后,麻校长对此次大学区活动的主题、内容、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学区五所学校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各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准确定位,做好规划,勠力同心,求升质量,开启教育教研新篇章。

  技术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智慧引领教师高效课堂建设,本次活动凝聚了大学区五所学校的智慧,既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打造“减负、提质、高效”课堂的一次展示,也是加强校际间联系,密切学区间交流与合作的一次尝试,为学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的日子,五所学校将继续怀揣课改的赤诚之心,肩负课改的希望之任,在教研之路上继续前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以赴,为宁江教育优质发展增光添彩!

阅读 33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