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成长不止于眼前的努力,还有不断的学习与交流。2023年10月15—21日,屏山小学部分领导及骨干教师、优秀学生赴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观摩学习。
研学归来, 为了能更好地把见到学到悟到的新理念理方法推广运用到教学实践中,11月1日早,屏山小学李耀松校长带领全体语文老师,认真观摩了2位研学教师代表的展示课。
一、文言文教学课例《伯牙鼓琴》
文言文行文简洁、语句凝练,体现着中国古汉语之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在原先人教版4篇文言文基础之上又增加了10篇,总量14篇,可见文言文在新教材中的重要地位。但现实教学中两大现状堪忧,一是见“文”不见“言”,二是见“言”不见“文”。“怎么教”呢?陈春娥老师执教的展示课巜伯牙鼓琴》给老师们提供了如下教学策略:
(一)熟读成诵,体会韵味的策略
文言味儿首先是“读”出来的,文言文大都有音律美和节奏美,篇幅短小,特别适合朗读,陈春娥老师的课堂上一直书声琅琅:读准字音;关注通假字、生僻字的正确朗读;读正确断句,注意文言文句子中的合理停顿……数次师读生读轮读后,孩子们很快读出文言之韵,读出文言之义。
二、让人物形象丰满的“品析感悟”策略
文言文教学中,积累文言文的语感,习得文言文的词汇与句式是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春娥老师聚焦词句,丰富语汇,关注语用,提升能力。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发现文言文中人物鲜活的个性,从而实现对文言文学习的充分落实。
(三)兼顾要素,适度凸显策略
统编教材双线组元,语文要素的鲜明提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抓手,《伯牙鼓琴》一课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陈老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出发,在古乐聆听中让孩子们谈所听,讲所想,说所感,教学设计凸显了本课语文要素。整节课下来,陈老师教学过程颇有高山流水之高妙,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二、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课例巜秀彝绣》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渊远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我县彝族文化之精髓、彝族文化之绮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放光彩。怎样让让屏小学子认识、了解、学习民族文化,让他们肩负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匡继兰老师对此作了尝试和践行。
继兰老师引领孩子们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服饰、节日、饮食、歌舞等项目展开探究,整节课无论是上课的学生还是观课的教师都兴味盎然,沉浸其中。
在分版块调查研究交流分享活动中,孩子们自选主题,争相踊跃的为大家分享。他们的视角和专注带给了观课老师们不一样的彝族文化感触,孩子们的言谈举止已经不仅仅是课堂上知识点的普及,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课堂上的孩子们,俨然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探究者和传承者。
研学无止境,笃行方致远。在校领导素质为重,全面育人的正确办学方针指引下,屏山小学的老师们必将共享互学,深钻精研,在学习、交流、实践中砥砺前行!
拍照:五年级语文组
编辑:杜光惠
初审:杨伟 张学栋
终审:李耀松 孙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