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时冷时热的天气,儿童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易发呼吸道感染疾病。
近期,多家医院门急诊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门诊资源紧张,令家长心急如焚。除了大众较为熟知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还包括细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
此外,多地发布提醒:谨防各类病毒,戴好口罩必不可少!
上海
今年7月以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近400名,与往年相比,占比翻了一番,达到了80%左右。
河南
“我们儿童呼吸相关科室近来也迎来了就诊高峰。支原体感染在今年6至7月出现了一次小高峰,8月下降后,9月又现增加趋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荣易介绍,在医院儿童呼吸科,近期每周接诊大概有六七千例呼吸道疾病儿童,其中约有20%左右的患儿确诊为支原体感染。
重庆
“目前全国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都有所上升,我们科也迎来了就诊高峰。”西南医院儿科副主任胡影说,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高峰时儿科每天接诊患儿达200多人,约有40%以上的患儿被确诊为支原体感染。
据了解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整个门诊与病房中占比超过七成与往年相比,数量几乎翻倍专家提醒还需警惕肺炎支原体与腺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其它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混合感染。
中疾控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称,今冬明春我国可能会面临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介绍,国庆节过后,其所在医院就诊患者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为肺炎支原体(34.33%),其次是甲型流感病毒(12.17%)和乙型流感病毒(5.79%),呼吸道腺病毒(2.76%),呼吸道合胞病毒(2.03%)。卢洪洲表示,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可以与支原体混合感染,且患儿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风险越大。如果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症状将会加重,家长应提高警惕。
正值季节交替随着
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
感染流感的风险增加
请大家加强防范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
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妇以及患有自身免疫系统、慢性呼吸系统、慢性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患者。
高发期是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
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呢?
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无寒战,全身症状较轻,常见鼻塞、打喷嚏、咽喉痛等。
流感则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且易引发肺炎、心肌炎、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具有一定致死率。
流感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干咳、肌肉酸痛、全身不适等,多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可能出现鼻塞、打喷嚏、咽喉痛、流涕等症状。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
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方法接种疫苗后2~4周后就开始起保护作用
6~8个月后保护力度逐渐下降
在流感流行高峰
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
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份
01
要重点注意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水痘、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做好健康防护措施。
新冠病毒感染预防:
新冠疫情自2020年被发现以来,经历了包括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等不同毒株的变异流行过程。据WHO公布的监测信息,新冠毒株仍在不断变异过程中,新发病例在全球处于周期性波动流行中。目前,我省新冠疫情总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散发,但社区人群仍有被传染的风险。
日常主要防护措施:
根据2023年7月25日《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推荐高龄老年人、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建议公众,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佩戴好N95口罩及时就医。
02
流行性感冒预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大多为自限性。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
日常主要防护措施: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医务人员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出门要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室内公共场所尽可能的戴口罩,回家及时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礼仪,咳嗽、咳痰用纸巾捂住口鼻;做好室内勤通风等。
03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预防: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约2~8日,临床以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但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容易引起养老院、月子中心、儿科病房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聚集场所的暴发流行。
日常主要防护措施:
目前正值流行季,应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遵守呼吸卫生礼仪,注意手卫生。
04
水痘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损害的一种自限性疾病,秋季高发,多见于儿童,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破溃的疱疹液而感染,传染性很强。该病起病较急,前驱期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随后出现周身性斑丘疹、疱疹、痂疹,呈向心性分布,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病毒可能会长期潜伏于神经节中,多年后复发出现带状疱疹。
日常主要防护措施:
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结痂为止;加强学校、幼托机构等公共场所消毒、通风换气,尤其私人物品不混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戴好口罩;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
05
支原体肺炎预防: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人类肺部急性炎症,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多见于青少年高发。一般以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多发于秋冬时节。
日常主要防护措施:
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应注意呼吸道隔离,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喝温水,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多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