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星引航】——走进查知坊工作站
让教育充满思想
让课堂充满激情
让教学充满艺术
让职业充满幸福
在这里记录成长足迹
在这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一、站长风采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查知坊
陕西省教学能手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师一名课”活动“优课”获得者。
2019年获“西安市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荣誉称号。
2019年所带班级被评为“西安市先进班集体”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杨氏之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的来组合课文的。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课文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通过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理解古文的意思,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对文言文 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梁、诣、禽”,会写“梁”这个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朗读的独特魅力,并熟读成诵。
2.学会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抓住人物对话体会语言的精妙,感悟杨氏子的聪惠。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杨氏子的聪惠。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精妙,感悟文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解释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二、预习检测,读通古文
1.学生初读,感受。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观察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难读、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诀窍。
2.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读。教师相机点评。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为设果”“儿应声答曰”(两个多 音字——为、应),以及“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节奏,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梁国 / 杨氏之子 / 九岁,甚 / 聪惠。孔君平 / 诣其父,父 / 不在,乃 / 呼儿出。为 / 设果,果/ 有杨梅。孔 / 指以 / 示儿 / 曰:“此是 / 君家 / 果。”儿 / 应声答曰:“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家 / 禽。”
5.再指名读,学生齐读,教师点评。
小结:读是学文言文的第一步。(板书:读)
三、合作探究,读懂文意
1.你们觉得有哪些好方法能帮助我们读懂文言文?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借助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
2.请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并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抽查个别字、词,检测学习情况。
四、研读全文,体会“巧妙”
1.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甚聪慧)从哪里看出来的?
2.出示对话:(板书:品)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提示:杨梅与杨氏都姓杨。)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提示:孔雀和孔先生都姓孔。)
(1)理解孔君平的话。
①你听懂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为什么他单指杨梅说,而不说其他水果?
②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之子听出来了吗?
明确: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也拿孔君平的姓来反驳。
这一招在兵法上称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以牙还牙”或“将计就计”。
③师生分角色练读。教师扮杨氏之子,学生扮孔君平。(反复练读)
(2)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
自由练读,思考杨氏之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如果杨梅是杨家的果,那么( ),正因为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鸟,因此,( )。(用这 种“想言外意”的方法,体会杨氏之子的应对如流。甚聪慧。)
小结:面对长辈的逗趣,孩子没有直接回答“孔雀不是夫子家禽”,而是委婉作答,足见他
的智慧。
(3)学生学习杨氏之子巧妙的语言回答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3.积累。像这样形容人善于言辞的成语还有哪些?
明确:出口成章、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巧舌如簧、油嘴滑舌、花言巧语。
4.熟读成诵。(板书:诵。)
这篇文言文的对话如此精彩,请大家背诵下来。(填空背诵)
五、总结学法,依法学习
1.我们按照“读—解—品—诵”四个步骤学习了《杨氏之子》。说话有礼有节,让人舒服;说话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说话风趣幽默,让人佩服。
2.难怪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世说新语.言语》中还有很多像杨氏子一样会说话的小孩儿,推荐大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课后阅读这本书,做一个腹有诗书、胸有善意、会说话的孩子。
板书:
21.杨氏之子
甚聪惠 理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