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明定位,课题研究助成长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河师大附中国培第六期简报

朱艳玲
创建于2021-10-30
阅读 11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0月30日,是我们在附中国培的第六天,人本立校,树人启智,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我们一起感受着这所中原强校的魅力。

汪豪浩主任,任职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科研管理办公室,为我们呈现的是《进取中的突破:以成果的不断发展牵引教师的全面发展》,该报告呈现的是我们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课题研究。汪主任从课题研究起始于教师的心声,触动于一支队伍的建设,发展于一项工作的感受讲起,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主张教师全面发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中讲到从课题研究到教学成果,如何不断发展。一,在选题立项阶段把握三个注意增加设计论证的科学性;二,在开题中期阶段聚焦三个阶段加强课题推进的整体性;三,在结项总结阶段强调三个提倡提升成果淬炼的品质性;四,在成果推广阶段注意三个强化加大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最后的总结句给我们老师极大的激励:教育在于奉献、求真、创造和发展。

杨伟东主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中学政治教研员,曾二十多次担任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学科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组长,给我们呈现的是《新时代中学思政教师的专业发展》,开篇就讲到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师,要考虑到“五个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民族复兴和世界舞台。

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杨主任安排的学员互动,以“行走课堂,实践育人”为主题的学员自主思考,解题,交流和分享。一,情境解析,设疑自探;二,分组研讨,解疑合探;三,现场演练,质疑再探。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发散思维,真正做到思考和学习并存。

接下来杨主任以自己的“三疑三探,议学育人”的微报告,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好“读本”,使学生学好用好,构建教学相长的命运共同体。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这个世界,没有神人,所有真正优秀的教师都是一边忍受着繁忙工作带给的紧张、枯燥、压力,一边保持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然后,一步步突破了消极和倦怠,在旧我里新生,在伤痛处成长,在花丛中绽放。

阅读 11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