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到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平台,科学组教师开展了科学教学研讨。
本次研讨包括四个环节:课例展示、说课、评课、 主题汇报。
课例展示精彩纷呈
各任课教师展示精心准备的课例,语言生动形象,并在其中穿插了大量精美图片+视频,易于学生理解和感受
一年级《植物是活的吗》
栾老师讲的一年级上册科学《植物是活的吗?》小朋友通过抚摸塑料花和塑料玩具,感受活的与不活的区别,以及活着的动物会动会叫会吃,从而揭示《植物是活吗?》的课题,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如大蒜)生长变化过程发现植物越长越高,叶子也越来越大等,接着又引导学生回忆种植过程中做了浇水、施肥、晒太阳等事情证明植物是活的,以后又引导学生发现一年四季植物的变化、白天跟晚上合欢树、含羞草的特性等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三年级《量筒》
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容器中的水多,进而引发学生对标准测量工具量简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展开对量筒的认识和使用。
“研究与实践”环节:让学生对量筒的整体构造及各部分功能进行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初步感受到标准测量工具的精确性,知道量筒标识内容的意义,明确液体体积的单位,并且运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给出了方法指导。
拓展与创新环节:通过动手制作,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量筒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年级《感受我们的呼吸》
程老师讲的《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立足于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原有认知,引导他们经历“体验呼吸——感受呼吸过程——解释呼吸过程”的学习流程,体验并观察呼吸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变化,从而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让孩子充分感受呼吸时胸腔和腹部的变化,要求学生身体直立,手分别放在肋骨处、腹部,分步骤体验吸气和呼气。不要急于求成。感受吸气时先忽略呼气,学生反复体验后再转换到体验呼气忽略吸气,最后再将吸气和呼气合在一起体验。
让上台学生把手放在腹部,感受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腹部放松。
其他学生可以观察腹部的变化和一起做一做。
说课
李老师对展示课例《量筒》进行说课
各年级组评课 并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交流,共同寻求教学的突破。
最后一个环节 主题汇报
此次科学教学课堂研讨活动,有力提升了科学教师的教学素养,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学校科学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科学、努力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让学校的实验教学能上一个新台阶。
文字:夏晓飞
初审 : 李福昆 秦丽艳
复审:曹务辉
终审:于大鹏 张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