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正是小朋友们出行、尽情玩耍的时候,同时也是一些传染疾病迅速传播的时候, 流行性腮腺炎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在玩耍的同时,也不要忘了预防一些传染病的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我国古代医籍中早有流腮的记载,曾称为 “痄腮”、“蛤蟆瘟”等。
流腮属于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发病较多。以飞沫传播为主,也可以通过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的衣物、食品、玩具等传播。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容易暴发流行。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少年是腮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以2-14岁小患者较多。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多数腮腺炎患者无前驱期症状,少数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咽炎等症状。发病后,多数患者起病急,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天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体温可高达39~40℃,成人患病症状比儿童严重。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更甚,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
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大,而单纯以睾丸炎、脑膜炎症状为主,也有少数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导致胎儿发生畸形、甚至死亡的危险。
诊断依据
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发病前 14-28 天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急性肿大,或伴有睾丸炎、卵巢炎、脑炎等临床症状作出临床诊断,确诊病例的诊断,必须通过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
防控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避免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
3.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便捷的方法,也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
4.一旦发现孩子疑似流行性腮腺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幼儿的健康是家园最为关注的问题,腮腺炎不可怕,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心呵护,确保幼儿的健康。
END
稿件来源:丰园保健室
(部分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审:王锦园
图文初审:王嵘 郑敏敏
图文终审:彭洁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