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单元整体教学)
——
《中文大讲坛》我眼中的明清白话小说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来自包头市二十八中的闫永萍老师在实验中学的录播室完成了一节极具引领和示范价值的关于“大单元整合教学”的公开示范课,参与课堂的教师来自实验中学的不同学科,整个教室座无虚席。
闫永萍老师的授课内容为“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闫老师在对教材内容和学情以及课标的研究分析下,制定了精准的单元学习目标,完成了新三维目标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设计单元核心任务,在每一课段又细化了子任务,根据子任务设计了具体的、真实的学习环节和评价标准和方式。体现了老师较强的策略意识,真正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对当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零散教学的摒弃,是走向关联、整体化、实现1+1大于2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是对“由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教学理念的践行。
评课中,各位教师进行了疑惑提问和问题交流以及思想碰撞, 对于大单元教学有了更加明晰的认知和理解,总结如下:
一、如何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为了实现高质量育人,基于核心素养,把握课标、分解课标、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在读懂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大单元目标、叙写学业要求、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大任务、开展大活动、思维大迁移、结果反馈、作业分层分类设计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关联性、递进性、科学化特征,即最小的课程单位或是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1.整体性:整体设计、整体实施、整体评价。
2.由零散走向关联:解决老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
3.由浅表走向深入:向深度学习,思维课堂迈进; 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真实情境: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
4.递进性。大单元内的每节课之间、大单元之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教学的坡度和阶梯。
5. 生成性。大单元组织属于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大项目的问题解决学习,落脚点是新知识、新方案、新创意的诞生和素养的提升。
大单元教学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的,本节公开课的授课时段是本单元教学课段中的最后一个课段,在前三个课段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设计的,是环环相扣的,是实现最后冲刺的,是最终完成单元核心任务的课段。可以将最后一个课段的授课内容范围规划在“发展性任务群”第二个学习内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范畴。所以这一课段应该侧重考察学生的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应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的能力,所以在设计任务时,应从单元目标出发。
二 如何评价
评价是单元学习的最重要的学习支架,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当中,评价要贯穿始终,评价的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闫老师精心设计了评价量表,通过四个维度来评价学生展示的效果。评价量表作为过程性检测的工具,同时也可作为促进学习的依据。
三 教学建议
1.应该蹲下身来以学生的学习顺序,认知规律为准则来设计子任务和活动。
2.教师应在关键环节提供学习支架。
3.教师要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4.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应该以核心素养的落地为准则进行目标设定,而不是以传授知识碎片为准则进行教学设计。
5.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体现连贯性,逻辑性,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
6.大单元教学的每一课段,要以文字、表格、思维导图等呈现学习成果。
7.以核心知识为支撑,以高阶思维为目标,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情境为载体。
8.活动形式忌讳单一,尽可能体现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策略。能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引领学生发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式的学习。
总结:
我们的任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工作,国家需要的是素养型人才,是具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才,是具有在实际生活和真实情境中利用学科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每一次面对教学内容时,在每设计一节课时,在每一次走上讲台时,在每一次面对学生时,就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就要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激情,就要有“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全力以赴的劲头与信念。
百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所有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通过每一次的活动,教师们都理清了思路,也明确了方向,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教材为例,以学生为本,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语文教学路漫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潜心专研、踏实践行,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