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站史文脉——回忆百年老站客运的往事(故事十一)

郑胜达
创建于2023-11-01
阅读 14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工朋友你们好!通过网络平台又和你们见面了,你们已经进入冬运实战阶段,面对艰巨任务,寒冷天气,迎接挑战、接受考验,为你们加油鼓劲,守好出入关西大门,为分界口畅通贡献青春力量。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回忆百年老站客运的往事,感悟丰富多彩的站史文化。

   说说客运,大家并不陌生。客运主要办理售票、托运行李包裹、旅客乘降、客车上水等业务,是分界口安全畅通的组成部分。

     客运是旅客运输的基层生产单位,也是旅客选择乘坐火车首先接触的场所,是铁路与旅客联系的纽带,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客运是旅客的窗口,一系列旅行手续在此办理,旅客列车在此到发及作业。

       目前,中国铁路的客流走向,按照旅客履行距离可分为长途、中途和短途客流,就我站而言,客流集中在京沪圈、东北区域等地区 ,是京哈、津山、沈山、柳山、龙山线旅客重点枢纽站,担负高铁、动车、普通旅客列车及其它有客运业务列车等业务。

    从山海关站发展历史的视角看,车站起源于客运,客运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据《国家方志馆秦皇岛分馆》中记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山海关火车站沦陷为帝国主义统治,大英帝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火车站到老龙头之间修建窄轨铁路专用马骡拉车辆,有了清末天后宫外“马拉火车”的历史,这说明山海关火车站客运先于货运。

    解放前,客运有许多往事值得回忆,简单介绍客票的发展过程;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站内斗争情况;抗日战争时期,山海关火车站地下革命工作者为我党搜集情报等。

     一、客票的发展过程

       清朝末期,旅客乘车没有车票,凭证为旅客运单,运单记载旅客姓名、座别、起止站、行李重量等。这种作业方法,旅客出行手续繁琐、旅客等待时间长、效率低。

       各铁路局成立后,旅客乘车有了火车票,但各铁路局所有车票大小、内容与颜色各异,各自为政、独出心裁、五花八门,制作的车票颜色不统一,各局卖本局本线的车票,换乘中转旅客只有重新购票。

      这种运营方式,历经了10多年,到了1921年统一了全国铁路车票的内容、样式和颜色。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1日),山海关火车站被命名为“头等火车站”,这是当时全路为数不多的头等火车站之一。

     车站等级的提高,并没有給工人带来幸福,工人依然过着牛马不如、受压迫、受剥削、受屈辱的生活。1933年,山海关火车站沦陷日本侵略者统治,日本侵略者禽兽不如,在火车站附近修建海关、检疫所、水牢、审讯室等残害中国人的设施,残酷压迫工人,为他们卖命,当成使用的工具,从那时过来的铁路老前辈都有一本血泪史。山海关“雁过拔毛鬼门关”的传说至今,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二、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

      这里讲的不是全部过程,是在站内斗争情况。1922年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从万里长城起点山海关掀起,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战斗过的地方,继承发扬王尽美的革命意志。

      同年,10月9日清晨,1000多名工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向火车站方向进发。在行进途中,山海关铁工厂和铁路工人不断加入罢工队伍,使参与罢工人数不断增加。这是王尽美领导工人进行的最坚决最果断的斗争——卧轨截车。当时,站内正在开往北京的四次旅客快车启动了,车轮滚滚、轰鸣声阵阵,火车越来越接近罢工工人。然而,卧在钢轨的工人们依然不动,坚定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的决心,中国司机从机务科的英国纠察抢回手把,来个急刹车,列车停住了。此时,火车头距离卧轨的工人,仅为三四节车厢远,截车斗争持续了4个小时。最后,京奉铁路局迫于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答应了工人提出的十条要求,大罢工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三、在抗日战争时期,地下革命工作者为我党搜集情报并护送侦查人员出入关。

       1941年至1943年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敌我斗争异常残酷,冀热辽物资匮乏。为了及时掌握敌方情况、瓦解敌军、收复东北,晋察冀中央社会部派任远同志携带一部电台来到冀东,开展秘密战——即“滦东情报站”又称“关岛情报站”。情报站主要负责搜集秦皇岛、山海关地区一带敌人活动情况,火车站是搜集情报,为抗战运送物资的重点。

      情报站成立后,王钧(真名焦尚德)担任站长,中共党员。高德民(花名商锦堂)担任副站长,中共党员。他们在山海关火车站秘密发展地下革命组织成员有赵子陽(车站庶分副站长)、李季春、李遇春(花名李武)、王子君、孙小民等,实行单线联系。

      他们借职务之便,給军用列车上供应物资和向导工作,搜集日伪军列军事情报,运输方向、车次、开出时间、人员、装备等信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隐姓埋名,护送领导干部朱其文(曾用名米子饰、米子瑟)等。有的同志在搜集情报中多次化险为夷。其中:李遇春同志两次入狱,受到了警务段(日本鬼子宪兵队)、伪警察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不暴露自己身份,保守组织秘密,身上留下多处伤疤。他们离休后,把地下革命工作的故事讲给子女听,为了保守组织秘密,隐姓埋名40多年,退休后,向组织公开秘密。让他们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你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环境,一定不能忘本,好好工作。

      李季春、李遇春的事迹故事讲出来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阅读超过了4000多人次。他们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学习他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岁月长河落日园,国耻家仇今何忘!1948年11月27日,山海关解放,山站人结束了苦难岁月,迎来胜利凯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接管了山海关车站。1948年12月1日,原锦州铁路管理局公布山海关车站为一等站。从此,山海关“头等火车站”、“国境站”的名字作为历史,老站古木逢春,开始蓬勃发展。

    这是解放初期,山海关站第一代候车室,候车室只能容纳百人,站舍简陋,烧煤取暖,为了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全站干部职工克服各种困难,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抢修设备设施,承担运送解放军入关和物资运输任务。由于候车室小,车站腾出其它站房,保证解放军战士候车休息,做好部队后勤保障工作,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改善候车室休息环境,改造站舍,维修旅客乘降天桥等设备设施,延长站台,增加到发线,保证旅客列车在山海关站换挂机车。

  这是山海关站第二代候车室。1983年初,因京秦铁路电气化引入山海关站,客场开始全面改造工程,拆除了使用90年的老站舍,新建面积2900平方米的候车室及站舍,安装了空调,结束了候车室冬季用铁炉子烧煤取暖的历史,客运站台由2个增加到3个 ,并在1985年12月15日,新站舍投入使用。

  这是山海关站第三代候车室。2001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四大提速后,为了满足旅客日益增长出行的需求,解决旅客候车能力不足,暑运旅客集中出行等问题。2002年,秦沈客运专线接入站内,客场进行第二次改造工程。同年12月13日,车站迎来秦沈客运专线的实验列车中华之星的首次试运行。

      这次拆除了东西货场、山海关煤厂等站舍,重新修建候车室(北候车室),于2004年10月18日新候车室竣工,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容纳候车1200人。行李房、售票、候车、贵宾室链接一体,配备中央空调,候车室旅客引导系统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旅客候车环境,方便旅客平安出行,提供更好服务。同时,新建了景观园,改善了广场绿化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8年7月18日,山海关站南候车室正式投入使用,新建的南候车室与北候车室间隔600米,通过天桥连接,旅客可以在南北间自由选择候车,南候车室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容纳1300人候车,自动售票机运用告别了人工售票,集人脸识别、验证验票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设备,旅客通过时,只要将车票的二维码朝前,叠在身份证插入检票口,票证人相符,10秒钟就可以完成进站查验,缩短了旅客排队等待时间,告别人工检票进站的历史,給旅客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客场扩建为9个高站台、风雨棚,到发线13条,暑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人数接近2万人。

  讲站史文脉中的3个事情。

        ①2012年8月4日,山海关地区受台风“达维”影响,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到233.8mm,洪水淹没客场线路,漫过了站台,灌满了地下道,站前广场积水平均深达1.2米 ,山海关分界口京哈、沈山干线行车一度中断,站内停留旅客列车7列,滞留旅客6000多人,万家屯站停留2列旅客列车,滞留旅客3000多人,京哈线70余列因洪水停运。

  洪水无情人有情,客运青工原值班主任周超、计划员齐军等客运青工、保洁人员,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连续作战,他们把旅客装在心里,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为亲人”的丰富内涵,客运车间受到部领导的表扬。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能梅花扑鼻香。客运车间曾荣获许多荣誉称号,其中:多次荣获原铁道部先进标杆“上水站”等荣誉称号。

  ②这张2004年的老照片,是原山海关站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洪桥等“五老”志愿者为车上旅客送开水集体合照的镜头,照片发黄、人物模糊,看着亲切、感悟至深,多好的老前辈啊!有的说:“看到车站发展这么好,付出点值得!”,他们退下来为铁路发展做点实事,离职不离心,离岗不离情,义务为途中旅客送去铁路人的大爱。照片中折射出“五老”志愿者家国情怀、心系铁路、甘于奉献精神。

   ③这张老照片正面镜头是优秀共产党员、原客运主任李禄同志,为车上旅客送开水,是故事里的一个典型代表,展示出铁路人风采,体现出时代精神。李老在职时就经常组织职工为车上旅客送开水活动,弘扬人民铁路宗旨,得到旅客的赞誉。1995年退休后,主动加入了“五老”志愿者服务团队,在暑运、春运期间,继续为旅客送开水,把车站光荣传统传承下去,坚持了十几年。如今李老88岁,保持初心,依然关注客运,时常打听客流情况,关爱青年职工成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站史文脉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故事里的精神财富是山站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平凡朴实的故事既有企业文化,又有铁路精神内涵。讲给青年人听,深刻领会时代特征特点、企业文化、先进人物代表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喝水不忘挖井人,过河不忘筑桥人”的基本道理,入脑入心。只有家国情怀、坚强意志,只有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只有爱岗敬业、勇于进取,才能写出让人仰慕的精彩人生故事。


撰稿人:郑胜达



山海关站关工委

2023年11月8日

阅读 14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