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最基础体现形式,也是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能,例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他们逐渐发现这些简单的计算技能并不能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如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小西关小学数学组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
通过教研,小西关小学数学组成员就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
1.培养计算。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计算;其次能够掌握一定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标。最后,在计算方式的选择上,可以强调多元化训练,如开火车,抢答,对口令,小组接力等方式。
2.培养简算意识培养简算意识。在日常计算训练中,要多鼓励学生去寻找数据间的规律,进行简便运算训练。应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多思多想,根据运算顺序与数字特点,寻找合适的简算方式。
3.注重算理掌握在计算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计算,还应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解算法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4.培养计算习惯培养计算习惯,认真审题、认真检验。对题目要全面观察、确切了解,检查每一个数据与运算符号等。针对学生草稿不整洁、杂乱、字迹潦草等情况,教师可相对应有所要求,规范学生书写。
5.注重合理练习在设计练习时要避免机械操练,减少简单重复,单纯技能型训练,能够经常变换练习形式。这样不但能让学生逐步熟练计算,提高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受学习乐趣。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计算训练、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错题分析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