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赤诚只为你,六月蟾宫折桂枝

昌乐一中初中部
创建于2022-06-14
阅读 48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昌乐一中初中部

春蚕吐丝,至死乃已;蜡炬落泪,成灰竟干。这是师者的精神照,也为虫鸣叶绿的仲夏涂抹上忙碌与付出的色彩。

这几日有这样一个熟悉的身影:一瘸一拐,步履维艰,出现在早自习前的教室里,出现在人头攒动的走廊上,一步一步挪动着,只为能继续给面临地生中考的学生们加一把油。

他,就是初二生物组的高宏。

半个多月前,他因为摔伤,脚面骨折,不得不暂时离开他热爱的讲台,离开爱他敬他的孩子们。可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只经过短短两周的休养,他又迫不及待地返回工作岗位。听代理班主任聊起来,说他在家真是待不住,因为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们。

高老师刚回来的那个清晨,我们刚好上早自习,碰巧从后门看见他一点一点吃力地拄着拐,正要挪出班门口。那个原本伟岸又挺拔的身影,现在却不由地向左侧歪去,脚上缠着的厚厚的纱布成了老远就能看见的“信号灯”,一跳一歪的样子,让人看了内心颇不平静:脚上的伤口,想必,很疼吧!原本十分普通的早上,却因此有了些感伤。回办公室跟同事们聊起来,大家都很惊讶,佩服高老师的责任与担当,也从心底里觉得高老师真是不容易。后来,无意间了解到,高老师的妻子在另一所学校工作,无法照顾丈夫。因此上下班那段并不算遥远的距离,对于一位伤者而言,就成为了一条鸿沟。因此,高老师来回,都需要年迈的父母用三轮车接送至学校。起身从三轮车上下来时,他需要先放下双拐,需要母亲搀扶着,先迈下一只脚,再缓慢地将受伤的脚在双拐的支撑下迈下三轮车。看着两位老人斑白的头发,总觉得,高老师返校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刚满周岁的儿子在奶奶怀里,不谙世事地看着爸爸,拄着双拐,歪歪扭扭,艰难上楼的背影。然而,看着爸爸如此的举动,想来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启蒙教育,因为这个背影里有一种东西,叫责任。

一次,课前去教室的路上碰到高老师,看见他一只手拄着拐杖,另外一只手还拿着厚厚的一摞试卷,准备给从我身后跑来的课代表,碰见了,还没顾上多问一句脚怎么样了,就只见高老师拄着拐杖,在课代表的搀扶下向楼下挪去。隐约间听见,他跟课代表说了句“快点,别耽误上课”。

上起课来的高老师似乎忘记了脚上的伤痛,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着一个个重点、难点,为台下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保驾护航。这些眼神里除了有聚精会神,应该还有的是感动和敬佩。一堂课,在常人看来不过是45分钟,对于任何一位教师而言,都已是常事。但是现在的一堂课对于高老师而言,被无限拉长,是因为隐隐作痛的伤口;却又感觉短了太多,是因为他那颗热切想带着学生再多复习一遍的心!下课的铃声响了,已经好不容易出了班门口,高老师又想起还有个重要的点没强调,转身又挪进教室,趁着学生们都还在整理笔记,反复强调那个知识点。

中考在即,高老师在楼梯上碰见平时生物基础较弱孩子们,还是不放心地叫过来了解复习情况。

与高老师搭档已经是第三年了。三年前的疫情封校,很荣幸,也很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兢兢业业,他的认真负责;现如今,他不顾自身的伤痛,毅然决然地返回工作岗位,这需要的是对学生的担心,也需要对工作的担当才能致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现在是地生中考前的冲刺阶段,最紧张的除了学生们,估计就要数地理生物任课老师了,更何况,高老师还是带了他们两年的班主任。可想而知,高老师在家里是如何的心急如焚。记得高老师修养期间,跟他聊足球比赛过程中班里学生发生的一点冲突。本想他在家就简单处理一下就好了,结果他又赶在晚自习前拜托代理班主任安抚学生情绪,将事情大事化小。高老师虽然人在家,但心一直在学校啊!

7班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高老师“老高”。闲聊起“老高”,他们总是觉得“老高”能在中考前回来心里特别有底,之前那个团结一致的7班又回来了!现在孩子们都是卯足了劲儿,为了自己的地生中考,也为了“老高”,他们心里是不想让“老高”失望的!

高老师的身影还继续在初二年级的楼上楼下穿梭着,相信不日,“老高”的脚就能康复了;也相信,“老高”的徒儿们一定会夺得佳绩,也相信一中的莘莘学子,在这样负责赤诚的老师的导引下,定能成功上岸!

阅读 48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