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小课堂——口蹄疫篇

多彩王庄
创建于2023-11-01
阅读 18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口蹄疫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FMD )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侵染对象主要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它家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

口蹄疫症状—牛

早期症状:奶牛产奶量突然减少,厌食、精神沉郁和发热。

1天后,口腔及周围、蹄部和乳房,乳头上可发现水泡。在8-12小时内随着液体的积聚变得更加凸起。在形成水泡的急性病程中,口腔疼痛,感染牛的唇和下腭震颤,分泌过量唾液(流涎),在水泡破裂后流涎更明显严重,常出现白沫状口水,粘稠的唾液。

舌面上皮逐渐坏死,并在1-2天内破裂,留下无表皮(露肉)的红色糜烂(烂斑),抓舌(检查)可加速破裂导致大片舌皮脱落。

出现水泡的部位还有:鼻孔内和口鼻凸出部。鼻孔中的病损通常很小,愈合后表面形成结痂

蹄部病损造成跛行,不愿意移步和间歇性的抽动腿脚。在感染急性期动物的鼻腔和眼常有浆液性﹣脓性排泄物。口腔病损消退很快。一旦水泡破裂,血清纤维蛋白就开始填补创面,4天左右整个创面被纤维蛋白组织覆盖,7天后几乎完成全部上皮的重新生成。蹄部病损与口腔病损痊愈过程相似。成年牛口蹄疫的死亡率很少超过5%,但幼小牛犊可达90%。小牛犊突然死亡是由于心肌的多点坏死造成的,通常在水泡病损症状出现之前就发生死亡。

口蹄疫症状—猪

早期症状:跛行、发热、精神沉郁、厌食。蹄部表现疼痛,病猪卧躺在地,不愿活动,蜷缩、弓背或者采取犬坐姿势。

病猪蹄部发热,沿着趾或附趾的冠状带呈现白色。这些部位很快充满液体而变成水泡。大约1天后水泡破裂,留下红色的、裸露的烂斑。在蹄踵球部和趾间也可能形成水泡。蹄部严重的病损可导致蹄甲脱落。在口鼻吻突上面的水泡在破裂前含有数毫升液体。水泡也可能出现在乳头和乳房上。

怀孕母猪可能流产。吃奶仔猪可能死亡但不出现水泡。

仔猪死后心脏呈现心肌黄色条纹,俗称'虎斑心'

猪水泡病损的痊愈过程与上述牛的相同。

口蹄疫症状—羊

绵羊群或山羊群感染的第一症状通常是突然发现许多羊严重跛行,并伴随有精神沉郁、厌食和发热,或者幼畜的突然死亡,羊羔死亡率很高。

在乳头和阴门处可能出现水泡。公羊包皮上可能出现水泡,不能或不愿配种。

跛行的羊很可能发现其蹄部发热,触摸时疼痛。在蹄趾间、蹄踵球部和沿冠状带可能发现水泡。

齿龈上水泡不常见,即使有水泡,也很快消退。

山羊的病损通常比绵羊少且轻,迅速痊愈,尤其是口腔中的病损。

羊典型口蹄疫症状较难看到。

传播途径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如易感动物与被感染动物及其排泄物直接接触;间接传播,主要通过带毒媒介物和器械传播。气源传播,口蹄疫病毒可以随发病动物呼出的气体传播。水源传播,如污染的饮水、水源等。

口蹄疫病毒还可经乳汁传播。

防治办法

1、预防病畜疑似口蹄疫时,应立即报告王庄镇畜牧站,病畜就地封锁,所用器具及污染地面用2%苛性钠消毒。

2、确认后,立即进行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及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发病畜群扑杀后要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外出要全面消毒,病畜吃剩的草料或饮水,要烧毁或深埋,畜舍及附近,用2%苛性钠、二氯异氰豚酸钠(含有效氯≥20%)、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以免散毒。

3、对疫区周围牛羊,选用与当地流行的口蹄疫毒型相同的疫苗,进行紧急接种,用量、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须严格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4、治疗病初,即口腔出现水泡前,用血清或耐过的病畜血液治疗。

5、对病畜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每天要用盐水、硼酸溶液等洗涤口腔及蹄部。要喂以软草、软料或麸皮粥等。口腔有溃疡时,用碘甘油合剂(1:1)每天涂搽3~4天,用大酱或10%食盐水也可。蹄部病变,可用消毒液洗净,涂甲紫溶液(紫药水)或碘甘油,并用绷带包裹,不可接触湿地。

对人的危害

尽管口蹄疫在偶蹄动物中可呈暴发流行,来势凶凶,但口蹄疫病毒一般不传染给人,不会在人群中流行。然而,有文献报告,口蹄疫的少数变种病毒亦可传染给人,主要是抵抗力弱的儿童,引起无症状感染或非特异性发热性疾病,对症治疗较快痊愈。但总体来说,该病毒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不大,因此,人们对此病毒及其所致的口蹄疫无需紧张与恐慌。当然,年幼的儿童、体弱的老人应避免到患口蹄疫的畜牧场或农场、屠宰场,不进食患病动物的肉类及有关制品,如牛奶、奶粉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王庄镇防疫负责人:卫峰、王顺

联系电话:73110

阅读 18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