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困境的救赎之旅——研读《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语文组何芬老师汇报课)

琼侨语文
创建于2022-10-26
阅读 3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授课时间:2022年10月25日授课地点:高中部录播室授课人:何芬课题:研读《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指导师傅:黄文兰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谁的青春不迷茫,当我们面临一些痛苦和挣扎,无人理解,又无法倾诉时,我们会不会从大自然或者生活中,发现有一些景物或者人与我们心灵相通,或者给我们心灵启发呢?有一些人找到了答案:陶渊明找到了他的田园;李白找到了山水;苏轼找到了他的清风明月;梭罗找到了他的瓦尔登湖,宗璞找到了他的紫藤萝,而我们的史铁生找到了他的再“生”之母—地坛。

  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那么,地坛究竟给了史铁生怎样的生命启示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关注第一章中的景物描写。这是作者第一次进入地坛,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作者此时的心境可想而知,他看到的是怎样的地坛呢?

地坛剥蚀的是“浮夸的琉璃”,淡褪的是“炫耀的朱红”,坍圮的是高墙,散落的是玉砌雕栏,昔日的地坛是多么辉煌壮丽,但是现在却如此的荒芜冷落,一如作者此时的人生。

在这四百年里,地坛那些人为的、表面的浮华在四百年后几乎被无情的岁月剥蚀殆尽。但那里还有愈见苍幽的古柏,茂盛的自由坦荡的野草荒藤,以及越来越大,也越红的太阳。其实,恰恰这些才是生命最本真的东西。
不管外在或者表面多么荒芜、多么沧桑,我们依然要,甚至更加要展示出我们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我想这便是史铁生此时此刻的心语,失魂落魄的他已经渐趋平静,开始试着走出身体瘫痪的人生的困境。

园子里充满着生命的气息,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意识到,人可以卑微,但不可以自弃;人可以弱小,但不可以颓废。
面对这满园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作者感悟到自己应该平静地接受上帝交给他的事实,要好好儿活着,而且应该活得坦荡,有滋味。这一段的景物非常细腻传神,一位漠视生命的人写不出这样精彩的文字。

作者想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要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众生的魔鬼或者恋人。”正是不能一次性想明白,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那么,作者是否也从古园中找到了答案?

如果说第一幅落日余晖图是史铁生获得了对生命艰难的释然,那么第二幅雨燕高歌图则是渺小个体抗衡巨大力量的歌颂。其中彰显的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与崇高,透出的不仅是一种执着,一种顽强,同时又是何其悲壮!第三幅画面是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那脚印让人浮想联翩,那是活力的象征,是生命的写照,理所当然激起作者对生命的认同,对未来的渴望!那些镇静地站着的苍黑的古柏――让人想到时间的久远,宇宙的永恒,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但这一切并让人感到消沉,而是让人感到光阴寸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一处景物荒芜中透露着生机,他瘫痪之后闯进地坛时是失魂落魄的,地坛的古老苍幽,草木的茂盛自在,让失魂落魄的作者看到时间和自己的身影;第二处景物是卑微生物的自在生存,园子里充满活力、自得其乐的小生命让趋于平静的作者感到生命的价值;第三处的六个譬如句则是作者对生命、生存理性而深刻的剖析,三处可谓层层深入。“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引导学生把握住了这三处景物描写,才能真正解读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作者而言,地坛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他的精神家园,是在地坛的引领下,作者逐渐从失魂落魄的颓废、迷茫中走出来,逐渐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地坛用她无声的语言安慰了作者,也给予了他力量,可以说是他的再生之母。只有经历严寒的冬季,才能迎来风和日丽的春天,暴雨过后是妩媚的大地,风沙过后是百花盛开。只有历经劫难而不屈服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课后,听课老师在吴兰花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评课。
何芬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通过景物描写也解读史铁生的我内心世界是非常精准的,任务安排层层深入;教态自然投入,注重课堂语言的锤炼,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不足之处:语速较快,造成学生不能及时领悟和消化知识;课堂上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应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表达;课堂上关于哲理性的句子没有出现书声,没有让学生充分足够的去感悟;课堂最后没有总结出明确的景物描写的赏析方法。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多的真正关注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摄影:陈巧英撰稿 编辑:何芬审核:杜海燕

阅读 3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