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ogito
创建于2017-11-30
阅读 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18-2022年海南省中学海南骨干教师资格培训第一天

(郝厚先)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来自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老师的讲座,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围绕优秀教师的成长,聚焦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思维清晰,娓娓道来,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听觉上盛宴,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理念的洗礼。认真学习后,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再次重温,仍意犹未尽。凌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其中,有几句话足以触动心弦。一是教师要做一个杂家。教师除了教授自己的专业外,要具备承担其他课程的能力,要有一种跨界意识。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常态化的学习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向外看才能走的更远。二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为自己。想起多年以前读过的一本书《你在为谁工作》,思想观念不转变,经常会处于抱怨和消极状态中。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可能会有约束;可能会有尴尬;可能会有不解……。成长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三是学历不等于学力。一个是由过程到硬件,属于结果性呈现,另一个是能力到软件,属于软实力提升。教师要在学历上提升自己,更要在学力上增强自身竞争力,只有具备学习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四是教师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标的基调。目标为导向是课堂的出发点,常常有老师在目标设定时不知道为什么确定?缺乏具体的目标指向,更没有相应任务的化解。这就导致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化。而目标的设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各有差别,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学生可以摸得到,够得着的,否则将失去意义,任务无法完成,目标达成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理解教学设计,明确目标是为谁服务的?五是目光与肢体语言是对学生最直接最简便的评价方式。不能让我们的课堂出现目中无人的现象。六是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运用小组合作。要根据课程内容和难度来确定是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不能为了合作而交流,交流讨论是要解决问题。七是成长需要坚守与妥协。成功要耐得住寂寞,学会与孤独相伴。有舍才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第八次课改需要的教学观:整合教学、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第八次课改中教师的新角色:学习者,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实践者,开发者……

阅读 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