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不再难,罕见被看见”——海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肾病风湿科破解谜题:一例以不完全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案例

海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创建于2023-10-31
阅读 13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辗转多地,坎坷求医

      70岁的黎阿婆来自海南省儋州市,从海口某三甲医院转来我科住院的时候精神极度疲倦,身体十分消瘦,平车推送入院。追问病史,患者已经在当地医院及海口市多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消化科、风湿科辗转求医,反复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症状半年余,外院经过多次禁食、胃肠减压、灌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病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出现无法进食的境况。入院时,病人营养状况十分差,听诊肠鸣音几乎是消失的,腹腔大量积液、反复发热、肺部感染严重、地中海贫血等等情况,令医护人员十分揪心。而最为棘手的是虽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可以确定,梗阻的原因却始终难以明确。无法明确病因,所有的治疗都如同隔靴搔痒,而长期肠外营养、卧床已导致肺部、腹腔感染、脏器功能损害等多种并发症,病情不断加重,病危风险将会接踵而至。

集思广益,拨云见日

       面对患者复杂危重的病情,海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清主任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要求,组织科室团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会,科室医生们依据梗阻常见的病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主要围绕着诊断与治疗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大家纷纷提出诸多有益的见解与看法。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全腹部CT平扫提示升结肠壁弥漫增厚,腹腔肠管积气扩张并多发小气液平。那么患者的诊断考虑是溃疡性结肠炎吗?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多发于左半结肠,与患者CT提示的升结肠炎症水肿表现并不相吻合,而值得注意的是,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的克罗恩病却不能被排除。腹腔大量积液,原因不明?此外,梗阻常见的还有肿瘤的肠外压迫,患者外院时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时曾突发不适,未能完善检查。

       炎症性肠病?肿瘤?肠结核?白塞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疾病?带着一个个疑问,不断完善各项检查。患者麻痹性肠梗阻,无法口服泻药,肠镜检查存在穿孔和加重腹腔感染的风险,经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潘博士为患者完善普通肠镜检查,未见结肠溃疡,初步排除炎症性肠病及消化道肿瘤,并发现大肠黏膜肿胀明显,需进一步完善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因患者在外院无法进行腹部增强CT,经与家属不断沟通增强CT检查的风险,并与放射科积极沟通患者情况,在取得知情同意后完善了全腹部增强CT检查。排除了一个个备选问号,潘博士带着病人的片子请教了影像科王主任,阅片后王主任提出患者肠道炎症明显,腹腔渗出明显,不考虑肠系膜病变。在排除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消化道肿瘤、白塞病氏病后,病人肠梗阻原因尚未明确。科室人员进一步讨论,剖析患者病史,其在外院风湿科诊断结缔组织病,具体疾病不详,未系统诊疗,经查阅大量文献,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性大,予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回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核小体阳性, 补体C3、C4明显降低,经肾病风湿科会诊后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至此,患者的病因诊断终于仿佛拨开了重重迷雾,迎来了黑暗中的曙光。

仁心仁术,大医精诚

       黎阿婆诊断明确后,转到我院肾病风湿科进行专科专病治疗,谈平主任为患者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经过糖皮质激素抗炎、环磷酰胺抑制免疫、免疫球蛋白封闭抗体等治疗,黎阿婆病情迅速好转,腹痛消失,逐步恢复饮食、自主排便,最终好转出院,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张清主任总是强调病因诊断重要性,本例以不完全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中罕见,病情复杂,并发症多,诊断过程困难,容易被误诊、漏诊,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临床协作才能精准诊治,诊断明确后治疗效果立竿见影,让“疑难不再难,罕见被看见”。此外,诊疗全程中医中药的干预也不可或缺,如中药保留灌肠在梗阻病人中灌肠通便的效果十分突出,注重辨证分析,坚守中医药的理论、学术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才能最大化。另外,多学科的合作对于疑难重症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学科间应打破壁垒,加强交流。最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仅追求医疗技术的精湛、尽最大可能救治病患,而且要注重医德修为,常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仁心仁术,至精至诚!

海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团队竭诚为您服务!

阅读 13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