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培训绘新景,笃行致远促成长 ——莆田市2023年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新课标培训

未雨京
创建于2023-07-27
阅读 5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实施精神,帮助初中生物教师正确理解、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内涵,切实提升教学能力,发挥学科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7月25日-26日,莆田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普通初中校(含举办初中教育的各类学校)生物骨干教师在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七层会议厅参加了2023年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新课标培训活动。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生物学教研员郑萍老师主持了本次培训活动。

  2023年7月25日上午,云南师范大学的王重力教授以《课堂授课过程中落实新课标的策略》为题进行授课。王重力教授首先强调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国家高度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要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义务教育课程已经发生改变,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有标志性的变化,基础教育生物学课程正在完成台阶式的进步。接着,王教授围绕落实四大核心素养的策略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这2个主题,结合生动、实用的案例娓娓道来,老师们认真聆听,用心领会,深刻反思,对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以及如何设计与实施跨学科实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023年7月25日下午,福建教育学院的陈欣老师以《初中生物学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题进行授课。陈欣老师首先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主要变化进行了解读。接着,陈老师从提高课程执行力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两个角度分析总结了初中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路径。陈老师结合多个教学案例阐述了提高课程执行力的五点要求:1.制订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2.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3.重视运用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策略;4.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5.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2023年7月26日上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的魏慧晶老师以《生命观念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为题进行授课。魏老师的讲座从试题研究、生命观念的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六个方面展开。魏老师首先通过呈现近3年基于生命观念的中考试题,分析试题特点,并归纳生命观念的形成过程,即基于生物学事实,依次构建次位概念、重要概念和大概念,进而形成生命观念。接着,魏老师对生命观念中所包含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观念的概念、主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同时以图片、微课视频等方式呈现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为老师们在教学中落实生命观念的培育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2023年7月26日下午,福建省普教室的张锋老师以《学业质量评价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发展》为题进行授课。张老师的讲座包括四块内容:学业质量评价的要求、跨学科学习理论研究、跨学科实践案例分析和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分析。张老师指出:深入理解学业质量的内涵和标准,有利于明晰学业发展的方向和学业成就的期待;双减背景下,应该把宝贵时间花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上。学业质量评价方式已经发生了从显性走向隐性,从外部走向内部,从经典测量理论走向项目反应理论,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转变。答案的对与错、成绩的高与低等局限性的反馈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接着,张老师解读了跨学科学习理论,举例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基本取向:学科知识整合取向、生活经验整合取向、学习者中心整合取向;并通过多个跨学科实践案例分析,拓展了老师们在跨学科学习领域的认知。

  学贵有思,思而行远。老师们专注学习,收获感悟,纷纷表示面对新课标,育人要有新理念,教学要有新教法,将继续深入研读课标精髓,并渗透到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追赶课堂改革大浪潮。

  此次新课标培训,让老师们对初中生物学新课标有了清晰且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生物学教学中,老师们将努力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积极的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打造优质智慧教育高效课堂,让核心素养在深耕的泥土里,开出绚烂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阅读 5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