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初中语文共读一本书第十七本

星晴
创建于2020-03-07
阅读 21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初中组的语文老师们继续在郭蓓老师的引领下读好书,不负春光。本次我们阅读的图书是《傅雷家书》。傅雷不但是著名的翻译家和作家,更是一位宽严相济,爱子情深的父亲。那句“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就出自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中。
两周的时间,有十名老师完成了整本书阅读,并写下心得和大家分享:
武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郭蓓
从心田流淌出的爱子乐章
——读《傅雷家书》
      当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父母关心的是你飞得累不累。
      傅聪无疑是幸福的,当他的钢琴演奏在全世界取得成绩时,他的背后时刻有父母凝望的目光、坚强的臂膀,还有祖国厚实的文化积淀做后盾。
      傅聪的成功可能不能复制,但是《傅雷家书》的教子之道可以借鉴。历时两周,30159字的学习笔记,深深的感受到《傅雷家书》是傅雷从心田里流淌出的爱子乐章。

      远隔千山万水?不!心在一起。
      傅雷夫妇在上海,傅聪远在波兰,虽远隔千山万水,心却一直在一起,思想交流、精神默契未尝有丝毫间隔。
      父子俩谈文学、谈艺术,李白、杜甫,《长恨歌》《琵琶行》,《人间词话》, “毛选”中的《实践论》及《矛盾论》……
      源源不断地送书,持续给国外的傅聪以中国文化的滋养。
傅聪说:“莫扎特像一棵年轻的种子,忽然在我心中开了花。我切盼能有一套全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总谱袖珍本。”“莫扎特的传记使我很感动,他的信尤其有意思。能找到一本英文的传记寄给我吗?”
      傅雷答:“你现有的莫扎特协奏曲乐谱,望开一张单子来,我慢慢托人设法弄其余的。”
      知道傅聪刻苦用功,在琴上每天工作七八小时,就是酷暑天气,衣裤尽湿,也不稍休;睡在床上往往还在推敲乐曲的章节句读,斟酌表达的方式,或是背乐谱,有时竟会废寝忘食。手指弹痛了,指尖上包着橡皮膏再弹。
      所以呢,每次都是叮嘱,要休息。“养精蓄锐、精神饱满的打决定性的仗比零碎仗更有效。”“相反,我认为生活越紧张越需要这一类的调剂;多亲近大自然倒是维持身心平衡最好的办法。” 
      正如傅雷所说“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块,为你的成功而高兴,为你的烦恼而烦恼,为你的缺点操心!”这爱子之心早已跨越了山山水水。

中国传统的严父?不!亦师亦友。
       读《傅雷家书》第一个没想到:父亲向儿子道歉、忏悔,还这么真诚。“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第二个意外的发现,父子也可以成为朋友。“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当傅聪对自己的音乐表现评价“佳,但不完整”时。傅雷说:“你提到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是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
      当傅雷就在波兰继续学习还是去苏联留学的时候,傅雷在信中客观地列了20条意见,让聪仔细考虑。“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像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与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的称过。”聪在回信中写了8条,细细回复。
      很欣喜,傅雷不是传统中国的父亲:严苛、专制,居高临下、说一不二。我们看到的是父子两人如朋友般的讨论、探讨。

空泛的道理说教?不!细腻温情。
      空泛的说教总是使人厌烦,但傅雷家书里没有,有的是细腻的指导、温情的关心。
     “信封上的字别太大,写信要训练把字写得小,信纸用薄的航空纸;字小纸薄,才可以多写而不多花邮费。” 
     “演出的衣服,事前一定要在家试穿好几次,穿了练琴,习惯以后方能上台。”
     “问你的话望当场记在小本子上,或要弥拉写下,待写信时答复我们。”
     “看谱的时候不妨多哼,弹的时候尽量少哼,尤其在后来,一个曲子相当熟的时候,只宜于‘默唱’,暗中在脑筋里哼。”
     “你上台弹琴,常常有咬嘴唇的习惯,望注意改掉。”
     “搔头的习惯务必革除,到国外去实在太不雅,为了帮你解决这一点,我要你妈妈去买了一瓶头发水给你。”
     “今天冒雨为你添印了一打派司照片,现在附上,希望你收到后就放在黑包内,以备将来派用场。维他命B一定要吃。”
     “来信说窗帘小了一些,你要清楚告诉我们,是不够宽,还是不够长……你在京快一个月了,床上的被单褥单枕套都该换干净的了。”
     “饭桌上切忌伸懒腰。出门勿忘戴太阳镜。又揩拭眼镜最好用清水洗过,在脸布上吸干水迹,再用旧的干净手帕揩干。但必须留心,眼镜架的脚极易折断!”
     “这次托人弄来的黄山照片,相当精彩,我明天要去添印几张,挑些特别出色的寄给你,让你欣赏欣赏祖国美丽的河山。同时也可供你波兰朋友看看中国的风景区,也是一件美事。”
      林林总总的琐碎和唠叨在信中随处可见,但是隔着铅字都感受到了满溢出来的关心和爱。

      正所谓“见字如面”,看到了傅雷的书信手稿,感觉比印刷体更有温度。“孩子,孩子!孩子!”三声孩子,似乎让捧书而读的我们听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情的呼唤。手写的家书让我们闻到隐隐的墨香,让谆谆的教诲可触可感。感谢《傅雷家书》让我们聆听到一曲从心田流淌出的爱子乐章。
武安市实验中学 王英
陪    伴
——读《傅雷家书》有感
     “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的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离别,让傅雷百感交集落笔成文,寄出了他饱含拳拳爱子之心的一封封家书,让儿子明白,父母一直陪伴在身边,从未离开。

离别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这一封封家书让傅聪身居海外却从来不缺失爱的陪伴。父亲母亲在每一封家书里都在表达对儿子的思念和爱。这12年里,父亲面对着孩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耐心的引导和教诲。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给我们展示了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让我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

挂念
     傅雷很久没有给儿子写信了,回想起傅雷之前不顾疾病缠身,频繁的写信给儿子并催促儿子回信,读着读着却潸然泪下。那段时间傅雷写的多,儿子回应的少。终于傅聪连续2份长信的回应,诉说心事与困惑,让爸爸知道了他对父亲的信赖和感激。爸爸放下架子与身段主动与儿子沟通,用爱唤醒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挫折的坚强。
     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对于父母,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父亲是威严的,可是年轻人的天性就是有热血难免激进,父子之间难免会有冲突。傅聪出国前也曾与父亲发生争议,甚至父亲对他的严苛要求到了极致,从来不在孩子面前露笑脸。可是,这次离别,傅雷却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内心受着煎熬,用一封封家书重新表达自己对儿子深沉的爱。不能与你长相守,但却与你永相伴。

激励
     “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由痛苦换来的欢乐才是永恒的”“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多和大自然与造型艺术接触,无形中能使人恬静旷达,维持精神与心理的健康。”“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父亲给予孩子最高的期望和赞许。
     顺境、逆境交替,得意、失意轮转是人生的常态,不要奢望生活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要求自己以强者的精神和意志坦然地面对人生,在生活的起起伏伏中演绎辉煌,才能真正幸福。

期望
     “人便是这样: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可是你我都不会接下去想,学不了,不学了!相反,我们都是天生的求知欲强于一切。”
     “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与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与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到精神的孤独!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与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才可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老境将至,疾病缠身,却依然为儿子的来信感动,仍然时刻惦念着远在异国的儿子。
     “别让我们等你的信再等下去了!孩子!一切保重!”“多么爱你的爸爸、妈妈。”
武安市清化中学 吴颖

      《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上百封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
      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书,受益匪浅。
武安市第七中学——刘静

座右铭: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爱的“守望者”
         ——读《傅雷家书》有感
      最近两个星期,我都在用心读这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家书》。读这本书最深的感受是父对子所倾注的心血与希望,令人钦佩不已!读来让人受益很多!

        其一:家书中的“牵挂”
      所谓“家书抵万金”,傅聪的信如珍宝,如良药一般,牵挂着父母的心,让人心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家书把相隔万里之遥的父子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傅雷在家书中不仅仅是儿子艺术上指导的导师,更是一位爱子深切的父亲!
      在家书中,傅雷殷切地注视着儿子傅聪的每一次“心跳”,设身处地地预想孩子在今后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及时指导孩子如何去面对!在家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就在孩子身边,时时陪伴他,指导他,鼓励与鞭策他!“只要常常写信来,只要看见你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就已满足了”,这是傅聪母亲写给孩子的书信中的话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世间最圣洁、最慈爱的爱!“想到你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孩子,我在心里拥抱你!”
      傅雷对儿子的爱是那样的炽热,那样的真挚!“孩子,妈妈多疼你,只愿你多多来信,我们才感谢不尽呢……”傅雷生病期间,发高烧,有些神志不清,常在病中念叨傅聪,母亲的信中曾写到“你父亲病中老在念你,希望你来信安慰安慰他,他是多么企望着疼爱的儿子的信……只要有你来信,我们是安慰的,高兴的!孩子,赶快来信吧!”
      这些家书中的话语让人真切感受到家书中凝聚着父母的“牵挂”!“一天不接到你的信,我们一天不得安心……我们满怀着愉快的心情写的前后八九封信,好像石沉大海,你竟只字不回……因为没有你的信,我们做什么事都没有情绪,真是说不出的忧虑!”我的手真是酸痛不堪,你要理会到我们爱你的心,你就不会少写信。你的信我们像宝贝一样编了号藏起来,想你也把我们的信好好收起来的吧!我们唯一的安慰就是你!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那样深切!
      “我们历来问你讨家信,就像讨情一般。”邮局把你比赛后的长信遗失,真是害人不浅。我们心神不安半个多月……我的腰里疼痛难忍,只希望你来封长信安慰安慰我们。孩子,你的信可以安慰我们的痛苦,作用太大了,你是想象不到的……”
      家书中处处流露出,孩子是父母的牵挂啊!再次深切地体会到家书中的“牵挂”凝聚着父母的爱!

其二:教子的“楷模”
      傅雷教导儿子的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看来“做人”是我们育人的根本!
      傅雷教育孩子的以身作侧,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令人钦佩!
      在傅聪和傅敏年幼的时候,傅雷和妻子亲自担当起教育的责任,正如他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他对待幼小的孩子也是十分严格。傅雷亲自为孩子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一一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这是一般为人父母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傅雷曾在家书中这样说,“人的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的生命总是局限的,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着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所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觉得很有道理,培育子女的意义不言而喻!
      他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再细微的地方,他都能够及时引导并教育孩子。他规定孩子应该如何说话,做事,如何吃饭,傅聪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劝告,傅雷毫不留情地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孩子学习语文,父亲却只准他使用铅笔、蘸水钢笔和毛笔,不许孩子用自来水金笔……傅雷管教孩子近乎严厉!都说“严师出高徒”,在我看来“严父出高徒”也是真理!
      他尊重儿子的创作,并与儿子一起编曲,还特地给儿子创作的曲子命名为《春天》,真是位教子有方的好父亲!
      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关心与教导简直细致入微!从穿衣打扮,到举手投足(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再到纠正错字“鬆”,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信封上的字别太大……
      傅雷和儿子成为最好的朋友,彼此互相倾诉,彼此互相学习,彼此互相受益。真是令人羡慕!
      傅聪永远是傅雷心中最为骄傲的儿子!“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傅雷给予傅聪高度的评价!
      我想傅聪当得知自己在父亲心中如此的认可,也会感到欣慰与感动的!因为每个为人子女都真切地想得到自己父母的肯定与赞美!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成就),父亲给予了高度的赞美!
      值得敬佩的是傅雷对儿子的爱,他把儿子当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  这些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认真学习的地方啊!
      从  傅雷教子中,我真切体会到“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看到傅聪后来的成就,我真正看到了作为父亲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令人赞叹不已!

其三:人生的“启示录”
      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我收获最多的就是指导人生的“真理”!
      文章开头,巴尔扎克曾说过: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傅雷因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与傅聪争论不休,傅雷坚持己见,勃然大怒呵斥傅聪,傅聪毅然离家出走。事后,傅雷反思自己的过失,觉得自己虐待了儿子,自悔不已!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令我们深思!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傅雷一样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过失!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
      傅雷曾教导儿子: “人生没有一桩幸福是不要付出代价的。”所有的幸福都要靠自己付出艰辛的努力,才可能实现!
       还有做人的基本作风: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之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最是冤枉!待人一定要真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耐人寻味!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傅雷曾教导儿子: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干成事!
      不怕做笨功夫,那就不会期待太切!让我感触很深,曾听到一个故事:世上只有两种动物能飞上金字塔,一种是老鹰,有得天独厚的“天赋”,一种是蜗牛,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慢慢地实现自己的愿望!感觉自己更像一只不起眼的“蜗牛”,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能言善道的口才,多的只有踏实肯干的“苦劲”,特别感激初中班主任说的一句激励我的话:永远都要把自己当成那只最笨的“蜗牛”!你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跟上别人的脚步!最要紧的是要能抓紧时间,从吃穿住行,工作学习,都要抓紧时间,时间不是用来浪费的!多多腾出无谓的“消费时间”,你可以干很多有意义的事!
      还有 不是任何感情都能感动人,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才能感动人!让我深切体会到平时教学,有些学生真得很让老师头疼,不愿听课,更别说做笔记了,书写潦草,做得乱七八糟,好像在给老师和父母学,我好想用我的苦口婆心劝说他们,但在他们面前却显得那么得无力,那么得苍白……有时候真得想一想该用适当的方法叫醒孩子们!
      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起扔掉,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的继续前行!
       要克服困难,先得镇定!
      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说得很有道理!但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啊!真心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能从中汲取教训;一个人越爬得高,越要在生活的各方面兢兢业业;一个人必须有地方发泄,才能做到对外面谨慎, 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不觉间忘形的!这几句话,像警钟一样,给人警醒!句句催人奋进,给予人生命的动力!
      
      《傅雷家书》堪称家书中的“艺术品”,凝聚着父母的牵挂,是教育子女的“楷模”,是人生的启示录,令人受益良多!
武安市第五中学 王俊娟
读家书,悟佳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傅雷家书》像在聆听一部交响乐,其内容之丰富,节奏之变换,情感之真挚,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一、赤子深情曲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只倾心,而且还只爱法文中有句话叫做伟大的爱,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
      读《傅雷家书》之前,说起“赤子之心”,感觉它是那么高深莫测度,坚涩难懂;读了《傅雷家书》之后,才感觉到他是把这份赤诚之心融进了他的血脉,又化作涓涓细流,通过一通一通的家书,滋养着傅聪和傅敏的心灵,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
     “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我们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在这意义上,中国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乐观的民族。”这片民族赤诚,这份文化自信,在整部名著当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当傅聪有成就的时候,傅雷提醒他要珍惜祖国给他的这份荣耀;当傅聪陷于孤独苦闷时,作者叮嘱道,他的背后是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共产党和毛主席。“万一有什么地朝来想想你的爸爸拒着他一双瘦长的手臂,远远的在支撑你,更想想又这样坚强的党、政府与毛主席”,希望你强更强,永远做一个强者,有一颗慈悲的心的强者!”真是为之计深远。
      在1954年8月16日这封信中提到了在防台防汛的战役中,多少党员团员领先抢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少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到防台防汛的一线。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也是我们的医务人员,我们的子弟兵,我们的党员冲在前面,这份对祖国的赤诚,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一脉相承。“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
     这份对祖国的赤诚,展现了傅雷的大格局、大胸怀,启迪着傅聪和傅敏的智慧。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祖国,才是我们强大的后盾!

二、爱子温情曲
     儿行千里母担忧,傅聪只身一人在海外学习打拼,做父母的怎能不惦记?家书便承载了浓浓的亲情。
      “终于你的信到了!”可见作者对这封信的盼望多么强烈。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作者把儿子的来信,当作礼物,收到信的日子就像过节似的。提醒孩子整理乐谱,用英文写两份目录,一份寄到家里来留存……“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行前必须把带去的衣服物什记在小手册上”,交代得细致入微。“我们的信可以收起来,一个人孤寂的时候,可以不时翻翻。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我们总尽量地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结在一起。我们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随在你们后面。”“最近三个月,你每个月都有一份长信,使我们好像和你对面谈天一样,这是你所能给我和你妈妈的最大安慰。父母老了,精神上不免一天天的感到寂寞。唯有万里外的游子归鸿,使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光彩和生气。希望以后信中除了艺术,也谈谈实际问题,你当然领会到我做爸爸的,只想竭尽所能帮助你进步,增进你的幸福。”
      这是傅雷夫妇对儿子的挂念,道出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赤”。

三、教子浓情曲
      父母的格局和胸怀决定了孩子的格局和胸怀。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里,家庭既是一个人人生起点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透过一通一通的家书,我深切感受到傅雷用自己渊博的知识,给儿子最坚实的臂膀。父亲仿佛一部百科全书,文学、艺术、政治、哲理、教育、理财、礼仪等等,在家书中娓娓道来。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琼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提醒傅聪不能沉溺在理想的艺术、知识、感情中,多亲近自然,或用其他方式来中和一下音乐的冲击。“月初看了盖叫天口述,由别人笔录的《粉墨春秋》,倒是解放以来谈艺术最好的书。人生——教育——伦理——艺术,再没有结合得更完满的了。”“中国古画赝者居绝大多数,有时连老辈鉴赏家也不易辨别。”“你下回拍动作,光圈要放大到f.2或f.3.5,时间用1/100或1/150秒。”……父亲好似拥有伟大的神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曲终情未了——龙应台的《目送》三代共读,《傅雷家书》则可代代传读。不止学生要读,老师要读,作为家长我们更要读。读他对祖国的一腔赤诚,对子女的悉心教导……反思我们的家教,能否给孩子源头活水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培养孩子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同成长。
马庄中学 齐江利
一颗赤子心,悠悠舐犊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了《傅雷家书》,真为傅雷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

生年不满百,永留赤子心
      “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和一个爱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这是傅雷写给傅聪的,同时他本人就是这样时刻保持真诚,无时无刻不以真诚作为人生的圭臬。

      傅聪听了牛恩德弹钢琴,说她谈得“不知所云”。傅雷听了后批评傅聪说话的方式有问题,并提出应当细细分析别人的毛病,不应当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好受。傅雷为人谦逊,但这种谦逊不是毫无原则的附和,更不是一味地做老好人,而是恰如其分地掌握待人接物的分寸,时刻留意自身的不足。
      “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一个人对于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寄你两份《旅行家》,以后每期寄你,内容太精彩了,你不但可以看着消遣,还可以看到祖国建设的成绩和各方面新出的人才真是令人兴奋”……是傅雷将异国他乡的傅聪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600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傅雷家保姆)作过渡时期生活费,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辜受累。”这是傅雷在遗书中的交待,他真诚善良地对待每一个人。
“人应当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人的伟大是在于帮助别人,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和积聚更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绝对不是盲目的自我扩张”。傅雷一生,不慕名利与虚荣,不断追求真、善、美,不断追求精神上的庄严与崇高,努力去达到理想的美妙的人生。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在这诚挚的家书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心胸开阔、学养深厚、充满艺术气质的精神世界。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

拳拳父母心,悠悠舐犊情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冗长的列车全都出了站方始回身。……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朦胧合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成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我正在预备一样小小的礼物,将来给你带出国的,预料你一定很喜欢。”“来信说窗帘小了些,你要清楚地告诉我们是不够宽还是不够长。如果不够宽,再配上一条;如果不够长,那么再做。”……傅雷夫妇的爱子之情充溢于对远在海外的儿子生活琐事的关心中。儿子出国了,思念的潮水汹涌而来,小心翼翼地忖度儿子的需求与爱好,关心儿子的身体情况,叮嘱儿子勤俭节约。母亲对儿子的生活体贴入微,连窗帘这样的小事都要仔细问清楚是如何不合适,还要对症下药,把调整方法一一告诉傅聪。
      “感性认识是初步印象,理性认识是深一步了解本质,艺术的领会必须再深入进去,用心灵体会,使原作者的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傅雷与傅聪分析弹奏出曲子应有味道的方法;“自己弹的曲子,不宜尽弹,要常常停下来想想,推敲曲子的结构、章法、高潮、低潮等。”傅雷与傅聪谈练琴时练习与反思结合的重要;“在一切艺术中,音乐的流动性最为凸出……”傅雷与傅聪谈艺术的特征。傅聪的学艺之路上,傅雷既是严师亦是益友。
      傅雷说:“我素来对生死看的极淡,只是鞠躬尽瘁,活一天,做一天工作,到有一天死神来叫我放下笔杆的时候才休息。如是而已。”
     
       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武安第十中学 赵伟华
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
——重读《傅雷家书》有感 
      第一次读《傅雷家书》是囫囵吞枣的,觉得每封信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和孩子拉家常,谈音乐,聊艺术。近来在郭蓓老师倡导的“共读一本书”活动里又重新温习这本书。不知不觉沉浸在书中,书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傅雷的谆谆教导和舐犊之情。这是老师的教导,是长者的叮嘱,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傅雷是当之无愧的。在傅聪小的时候,傅雷就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小到吃饭穿衣玩耍,大到练琴学习做人,都不能越轨越距。而身在异国的傅聪,父亲也总不忘在书信中和孩子谈技艺、聊艺术,帮助孩子追求完美。集父亲和老师于一身的傅雷既做到了养育,又做到了教育,更可贵的是身教重于言教。

      在书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尤其在谈为人处世、做人上,句句堪称经典。“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作为长者,用自己的智慧铺垫孩子的基石,把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树起孩子的航标。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泪人,呆呆地站在月台上”,铮铮男儿也有柔情的一面,远在他乡的游子更加牵扯父母的心。孩子刚离开家去异国留学,父母就亟不可待地写信、盼信,嘘寒问暖。孩子的每一场演出、地点的辗转都要弄清楚,深怕联系不上孩子。生活起居、爱情选择、适宜休息也是千叮咛,万嘱咐,担心万一不周,有所闪失。父母的爱就是这样,絮絮叨叨、啰啰嗦嗦,不厌其烦。

      傅雷是热爱生活的,他对生活的爱是干净的、彻底的、无杂念的。傅聪的来信和自己的去信都用编号记录,以便查阅,做事有条有理。告诉儿子适当亲近自然,调整心态,陶冶情操。他自己一有时间必定游览名胜古迹,心中有说不出的乐。“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他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至死不渝,不容玷污。要诗意地生活,绝不苟延残喘。
      
      合上书,沐浴在阳光下,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同书中人物的距离,给予我心灵的荡涤,思想的启发。我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努力做一位像傅雷一样的父亲。
武安市第八中学 赵利华
父母之爱,真诚如斯
      两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终于还是看完了。傅聪孤身一人在国外求学,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讯极不发达,傅雷夫妇坚持用书信和儿子保持联系。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家书,每一封都是真情的流露。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天下的父母都是相同的,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爱子女的心。
      当聪只身一人前往波兰的时候,他“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得。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
      “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的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离别,让一个向来以严肃示人的父亲终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大胆地表达对儿子浓浓的爱,父爱是对么的动人,但儿子在为人父母之前也许永远无法完全领悟。
      “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边,做个监护 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他像极了天下所有的父母,想要永远陪伴在孩子身边,想要给孩子一切,想要保护孩子一世周全。
      “所以倘使下面的话使你听了不愉快,是你觉得我不了解你,不了解你学习的需要,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请你原谅我是人,原谅我抛不开天下父母对子女心。”唠叨、嘱托亦或是批评,他希望能得到聪的理解。高傲的他能如此放下身段,读着读着,眼泪就出来了。那是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曾几何时,面对父母的喋喋不休,烦闷、争吵甚至夺门而去。现在,面对家里视手机如命的儿子不耐烦的目光,对父母心中更是充满愧疚。

养儿方知父母恩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
      傅聪成为国际上出色的钢琴家离不开傅雷点滴的教导。
      他对傅聪的教育,始终把做人放在第一位。
      他教育儿子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同祖国荣辱与共。他说:“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除了艺术之外,你在外做人方面就是这一点使我们操心。因为这一点也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荣誉。”“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聪在比赛中得了奖,他认为这是新中国的荣誉。点点滴滴皆源于他对祖国深深的爱,把祖国根植于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他教育儿子要学会做人。聪直指恩德弹琴“不知所云”时;他批评儿子说话太直,聪自费航空来回,他批评儿子不够节俭;当聪情绪低落时,他教育儿子做人要坚强——“我的性格的坚韧,还是值得你学习的”;马先生夫妇对聪很好,他教育儿子要知恩图报。他注重礼节,做客时要求儿子把大衣和围巾一起脱掉。住在马先生家里,晚上不能回家太晚。对待杰老师,他告诉儿子做人要真诚。
      他在音乐、文学、绘画上有极高的造诣。“后来又拿出蒂博与科尔托来一比,更显出这两人的修养与了解。有许多句子结尾很轻很短,但有一种特别的气韵,我认为便是弗兰克的隐忍与舍弃精神的表现。”我不懂音乐,但是,都这段文字我觉得好美。“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皇帝的高贵雍容,更是千古齐笔……”寥寥数笔的点拨,让人茅塞顿开。“艺术品是用无数有生命力的部分,构成一个一个有生命力的总体。倘若拿描头画角的匠人功夫而欲求全体有生命,起飞南辕北辙?”他对黄宾虹的画的评价出神入化。他注重从对古典文化的学习,聪的语文自己亲自教授,以国学为主古典诗歌与纯文艺的散文为辅。正因为有古典文化的基础,聪才会对西洋音乐理解的如此深切。正如傅雷说的:“你首先是一个艺术家,然后才是一个音乐家。”
      不得不说傅聪的成就是傅雷长期塑造的结果。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今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能做孩子的榜样,用习惯熏陶,用人格引领,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不要让爱成为等待
      读完这本书,傅雷夫妇儿子的牵挂也揪着我的心。封封家书都写出了儿子的信带给他们夫妇的精神寄托和安慰,他们夫妇一遍又一遍的向儿子乞讨,讨要家书。似乎,他们好几封信寄过去,才能换来儿子的一封信。读来又让人很心痛。
      又似乎看到了多年以后的自己,儿子长大成人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独自飞翔,彼时,也许我跟傅雷夫妇一样,也只能眼巴巴的等着他的消息。我又想到了家中的双亲,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拿出她做的好吃的,一一摆在我的面前,他们多么盼望我能多回家一趟呀!
      常回家看看,不要让爱成为等待!
      父母之爱,真诚如斯,以不能辜负。
武安市第十中学 杨国平
《傅雷家书》读后感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又一个世界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阅读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与我而言真的是受益匪浅!
      《傅雷家书》展现了优秀的家风家训,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和他儿子傅聪的父子深情。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傅雷在书信中,谈到了做人、品质培养、理财方面、婚恋方面。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先生万里传书的思绪,跨越十几年光阴,远隔万水千山,不仅仅是对爱子的叮嘱爱抚,字里行间的感情,还升华出了爱祖国,爱民族的赤子情怀,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为人深深所动容。傅雷先生很重视礼仪教育:如“搔头的习惯务必革除,到国外实在太不雅,为了帮你解决这一点,我要你妈妈去买了一瓶头发水给你。”又如:“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他教给傅敏要敢于面对挫折,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如:“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苦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对待艺术的认真,如:“世界上最高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傅雷的信中流露的是深深的父子之情,在教育傅聪的时候,教给他要淡泊名利,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要自信又能自我批评,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有分寸、有耐心,学会施和回报,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在这么厚厚的家书中,流露的是父子情,傅雷在信中的自责、愧疚、坦诚,一一的展示出来。
      从《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深情,在书中展现了白首相携伴日子,人间至情是黄昏------父母的爱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子的柔情;至诚的爱国情怀。
武安市第九中学 朱素利
不只是父爱如山,更是一生的财富
——读《傅雷家书》有感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收录了一百多封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这其中不仅包含父亲对儿子的悉心教导与深刻情谊,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认识了傅雷这样一个爱国、直率、博学的父亲。
      《傅雷家书》也被列为初中生必读名著,它为何影响如此深刻?

教育孩子爱国,是人之根本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傅雷的父爱,而是他的一颗爱国心。
      在1955年的信中,傅雷就提到赤子之心,“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在1956年的通信中,他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赤子之心。
      在信中他一直谆谆教导傅聪,即使身在海外,也要身系祖国。在1956年10月3日的信中,他提到“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他对傅聪说“你要爱护你自己,因为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重大的关系”。时刻提醒傅聪为了祖国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祖国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1957年的信中,他进一步提到了赤诚的心,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尽一份极小的力。在1959年的信中依然对傅聪说“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的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小,国家的荣辱得失重大,你既然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了国家的荣誉你都不能不大大减少你的演出。”即使在动荡的岁月,个人受到了很大的磨难,但是傅雷依然对远方的儿子深情诉说家国情。这一份爱国深情,使傅雷的形象更加高大。

教育孩子,要身体力行
      傅聪绝对是一个全能的父亲,他教育孩子,可谓事无巨细。从弹琴的专业到复杂的人际交往,甚至是感情问题,家庭理财问题,都替傅聪一一想到,并及时给予指点,甚至是反复说。在傅聪每一个关键时刻,傅雷都能够提出有效建议。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傅聪中途想离开波兰,去苏联学习。傅雷特意列出表格,把两个选择的优势和劣势都列出来,让傅聪谨慎考虑。最终傅聪选择了更适合他的道路,为他以后在国际上得大奖奠定了基础。傅聪教育孩子,没有武断地命令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循循善诱,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给予有效指导。

学识渊博,用艺术指导孩子 生活
      在傅雷和傅聪的通信中经常会谈论起艺术。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各个音乐家,傅雷都是信手拈来。对唐诗宋词和国外的钢琴家有兴趣的朋友,这无疑是很好的欣赏机会。

      这本书值得青少年们去认真读读。傅聪的成功绝不单单靠的是他的天赋,而是刻苦。孩子们要做到优秀,也需要像傅聪一样付出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在外读书的高中生和大学生,远离家长的孩子,可能更能体会傅聪在海外留学的孤独,也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有了事一定要及时的和家长沟通。 
      在1954年10月2日的信中,傅雷就提到“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很正常,这时一定要和父母多沟通。

      人到四十才读傅雷家书,我觉得读得太迟了。在读书的时候,总是觉得好像自己的父亲就在身边,对自己在谆谆教导。赤子孤独了,不但创造了这个世界,还为更多孤独的人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最后引用傅雷好友娄适夷的话来结尾:“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所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
阅读 21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