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是一种品质的保障,文人常说“为吟得一字,捻断数茎须”,“课”更需多磨砺,方可“破茧成蝶”!为了落实新课标育人理念,积极打造创新课堂,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第二轮语文创新课堂教研活动又开始了。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扬了他勇于献身的精神。上课伊始,颜老师就出示了图片,让学生猜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盘古身上的东西与大自然事物之间的关联,既让学生读懂如何合理想象,授之以渔,又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做好铺垫,让学生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句子。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刘老师教授的《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科学知识类的课文,知识性、教育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幽默风趣的刘老师利用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得鲜活有趣,这样既保护了孩子求知、好奇的心理,又激活了孩子们的人生情趣。
同时,刘老师还借助课件、利用实物,引导学生对动词进行理解,这样既理解了动词的用法,又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爱呢?
《夏天里的成长》是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张老师以单元导语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体会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边读边用笔画一画、圈一圈,看看作者描写了谁在夏天成长,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感悟的能力。
著名语文教研员吴忠豪先生认为:课文只是载体,语文课应做到用课文学语文。所以,张老师以课文为基础,设计了小练笔,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写法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读写迁移能力,与“双减政策”所提倡的课堂增效相契。
听课期间,老师们认真做笔记,专心听课,见证了课堂的精彩,更获得了新的启迪和收获,为后续的研讨做足了准备。
“水因激石而起涟漪,石因碰撞而起火花”。星期五放学后,在语文大教研组长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举行了教研会。首先由三位老师分别说课、反思。
老师们根据所听所思,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各位老师不仅指出优点,还分别就不足之处提出了好的建议和做法,授课老师也是虚心接受并认真记录、改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家无杂念、无私心,知无不言,掌声、笑声为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最后,冯老师和龚校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探究、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还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
磨出来的是课,研出来的是友谊,练出来的是能力。在磨课研课的过程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集思广益的惊喜,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我们语文组将会在以后的教学教研中演绎出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