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优质成长校·教学篇】“音”你而美,“乐”动课堂——音乐组公开课风采展示

音乐组陈瑾
创建于2023-10-31
阅读 4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音乐是情感的摇篮,音乐课更是传递美的课程。透过纯洁的童心,听着美妙的音乐,感受世界的美好。

为了展示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促进相互交流与学习。在学校组织的“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公开课展示中,音乐组的三位老师通过前期的相互磨课,积极研讨,每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都有自己的巧思,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教风!

洪妍老师,现任环城西路小学五年级音乐教学,从教多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洪老师活泼开朗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新颖的教学设计,给我们展示了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课

洪老师的五年级音乐课《外婆的澎湖湾》首先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进行导入,在学生基本掌握歌词和节奏后,通过跟着伴奏唱歌谱、模仿唱、接龙唱、分组唱等多样化方式,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整堂课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

陈瑾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音乐课《捉迷藏》。陈老师先用聆听音乐和邀请来四季宝宝作为本节课的开端,充满趣味的导入让学生一下子融入到音乐课堂之中。

歌曲《捉迷藏》这是首曲调规整、 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顾皮的小娃娃在玩提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四季娃娃提问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关于本节课的知识。

陈老师讲授的这节《捉迷藏》,课堂整体设计井然有序,充满趣味。在学习完歌曲的演唱之后,陈老师又让同学们进入到歌舞创编的环节之中,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为歌曲进行创编,同学们通过乐器,舞蹈肢体语言等方式,呈现了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

李婷老师执教的《彝家娃娃真幸福》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二课中的歌唱课,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

在课程中,李老师利用乐器、伴奏以及舞蹈等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创造力,感受民族文化之美。使学生能对彝族音乐文化、民族风情有一定的认知,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产生学习兴趣,增长人文见识。

阅读 4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