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敬畏自然、融入自然——东营市科学教师参加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15期活动纪实

明天会更好
创建于2023-10-31
阅读 25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0月31日,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暨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15期如期开讲。东营市全体小学科学教师相聚大讲堂,共研优秀课例,倾听专家点评。

       

      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三位老师进行课例展示;第二阶段是由省兼职教研员、东营市春晖小学吴珊珊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最后是卢巍主任进行总结点评。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由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赵桂芹老师执教,教师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导入环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交流天气现象的问题,建立了气象的概念;探究环节,学生利用课前搜集图文资料填写“任务单”,分类整理资料,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对常见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等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进一步,通过观看、分析丰富的图片、案例资料,使学生们认识到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影响,以及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性。交流评价,结合家乡遭受气象灾害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充分联系生活经验,深入认识到气象灾害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以致用,提出合理的防灾减灾建议。拓展环节,将本课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乐于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究兴趣,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课后,赵老师结合课标要求,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亮点与不足,进行了教学反思!

      课堂中,教师借助实际案例支撑,如“天人合一”的都江堰、绿水青山的浙江余存,渗透“道法自然”的环保理念,引导学生能够综合、客观、正确的分析、评价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从而形成辩证科学的自然观。

       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情境聚焦:播放澳大利亚大火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直观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方案探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借助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周围的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哪些帮助。进阶探究人类活动对身边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交流案例,互相评价,查缺补漏。拓展实践:黄河水质出现了污染加剧的趋势,对此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提出保护黄河水质的措施和方法,并参与实施。

      课后,孙老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亮点、教学不足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

        

        第三节课《天然和人造》由东营市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秦艳军老师执教,本课由辨别番茄汁导入,继而探究了番茄的生长和番茄汁的制作,认识到天然生成、人工制造的概念;借助“分一分”的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学习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构成,形成科学观念。借助欣赏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图片,引出课题“天然和人造”。设计了观察教室里的天然和人造物品有哪些活动环节,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从课堂走向生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拓展环节布置了制作一份果汁或果酱实践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课后,秦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围绕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亮点与不足进行了教学反思!

专家点评

      省兼职教研员、东营市春晖小学吴珊珊老师对今天的三节课例进行了点评指导。

       吴珊珊老师对每节课例中的优点给予了充分肯定:授课教师注重跨学科学习,巧妙植入传统文化,精心设计探究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对课例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细化评价,适当增加探究活动;注重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增进小组间的互动和对话;同时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强调科学的本质,体现综合性,突出实践性。


专家总结

       

       最后,敬爱的卢主任对三节课例进行了总评。卢主任指出三节课例很精彩,充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科学素养和功底,学生们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都可圈可点,学生们能在课堂中大胆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正是教师在日常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点滴写照。

学习掠影

        

       

    

阅读 25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