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已进秋末,我和段卫国结伴而行,从武汉乘动车一起踏上时隔53年后再去当阳的返乡之路。(那里曾是我下乡插队的地方)当日下午抵达当阳后,顺便找了一家宾馆安顿下来。
第二天清晨,凭着以往的记忆,迫不及待而马不停蹄地直奔当阳沮水河畔的渡口码头,去寻找我的第二故乡
1969年元月12日晚上,天空飘着大片大片的雪花,生产队长严尚华带领乡亲们顶着寒风刺骨的北风,手举着火把,早已在紧靠县城南岸渡口处,等待迎接我们六位“武汉知青客人”的到来。
过了河,雪越下越大,鹅毛般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随着风的助力一瞬间大地上一片白茫茫。仿佛地面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绒毛地毯似的。四处静悄悄,耳边只听到脚踩着地面的雪,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响声。四周一片漆黑,靠着火把的余光,低头紧跟挑着行李担子的队伍后面,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快步朝前急步前行。
进了村,已是晚上十点多钟。稍做休息之后,队长就安排我们六人暂时住进了队部的仓库里。当晚六人挤在一张用木板特别制作的大床上,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进村的第一个月,我们六人分别安排在老乡家吃派饭。第二个月,队长带领乡亲们收拾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做为我们日常开火做饭的伙房,并由贫协组长担任我们的生活管理指导员。教我们如何挑水、劈柴、炒菜、做饭等等。
春节过后,我们就下地出工干农活了。从那个时候我们就真正开始走上了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道路上。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六人分别搬入了老乡家中居住。我和吴军生有幸住进了房东严德贯大爹刚落成的新居里,从四面通风的仓库里和六人拥挤的大通铺,转移到宽敞明亮的两人间新房里,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兴奋和高兴。
我下乡插队的地方是紧靠县城沮水河北岸的群力二队,那个村严姓人囗居多,俗称严家村。该村当年有50多户人家,男女老少近200余人口,是一个较大的村庄。一年四季主要耕作的农作物有小麦、水稻,还有经济作物的棉花、花生、油菜等。这些都是按季节播种收割的。那个时候的口粮与零用钱与社员一样都是靠挣工分获取的。年终是以挣的工分多少来分配各自的口粮,剩下的是少之又少的零花钱了。
当年女社员劳动一天记八个工分,男的为十个工分。对刚下乡的知青也只能记八分,与女社员同工同酬。下半年我们经过锻炼,也逐步进入强劳力队伍行列中,终于记上满意的十分了。与其说是社员们对我们知青劳动态度及体力付出的认可,不如说是生产队的一队之长对知青的关照与理解,也可以说是队长对我们的一种恩赐。
我一路走着,一路想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沮水河边。当年社员过河进城,唯一靠的交通工具就是河边的一条小船,河的南北两岸是用一根较粗的钢丝绳横跨沮水河,两岸分别用一种船用的铁锚,经过绑扎固定后预埋在两岸高坡混凝土的基座上。而小船灵活巧妙规范地连接在钢丝绳上,小船本身没有动力,全靠人力用根特制的铁勾挂住钢丝绳,再奋力向后拉动,这样小船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如今河边那条小船已无影无踪了,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长约500米,宽约15米的大桥。这是沮河上横跨南北连接当阳市的第一座带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始建于1972年10月,1973年9月建成通车。
大桥的建成替代了以往原始、老旧、笨重的交通工具。它的建成,为沮河两岸人民带来了福祉,当地百姓称之为利民桥,幸福桥。短短几十年的基础建设,沮河上现已建成了5座大桥,为当阳市两岸的文化交流推波助澜,为两岸的城区建设增光添彩。尤其城区的基建速度,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站在桥上向两岸眺望,一派繁荣景象。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地耸立在河岸两旁。
过了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几位晨练的女士。我赶紧上前向她们打听群力二队的旧址,以及我急待要找的房东家。一位身穿红色运动衫的中年女士热情回答说:“我们就是群力二队的,跟着我走!”(后得知她就是原二队记工员严士珍的女儿严桂铃)。当听了我的介绍就是二队的知青后,双方如同见到家人一般的激动高兴。听到这熟悉的当阳口音,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从心中油然而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另一位女士的带领下(后得知她是二队贫协组长的女儿严德萍),顺利地找到了房东家的大女儿严春梅大姐。
进屋落座后,在闲聊中,方知老房东主人严德贯大爹及大妈已相继离世多年了。
一阵沉默无语后,我独自一人,步行绕着二队的原址四周转了一圈。发现虽然群力二队这块风水宝地仍在,但是它的原址、原形、原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变新颜。那排列整齐的二层小楼,均匀分布在原村庄的周围,尤其是那三层别墅式的小楼格外显眼醒目。家家户户门前绿树成荫,果树上硕大个柚子挂满枝头,在鲜花围绕簇拥下更显朝气。一栋栋楼房布局合理且有序排列在道路两旁,突显了它的美观大方,和谐自信。
变了,一切都变了!我深深感触到群力二队严家村今天的如此变化,是与当时美满祥和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宽松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从前群力二队严家村的模样,只能深深地留在我永久的记忆长河中了。
告别当日中午,我特邀请了老房东家人春梅大姐其老伴良静大哥以及群力二队几位嘉宾一同前往饭店,共进一顿较丰盛且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午餐。饭桌上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回忆往事一言难尽啊!离别53年后今日相聚,吃上一口故乡的米,品尝一口沮河的水,感觉是那样的香,又是那样的甜哟......
我爱第二故乡,这里有我记忆中的渡口河流,我爱这片土地,这里有我的青春故事和那一年四季陪伴我的一盏煤油灯火。我更爱严家村的父老乡亲及兄弟姐妹们,正因为他(她)们至今还仍然保留着当年的那种纯朴,厚道,诚实,善良的品格。那里的乡亲们热情好客,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我清楚记得,1969年元月12日的那天晚上,迎接我们的乡亲们在严寒的冬天,冒着风雪,顶着寒风把我们迎进了村。1970年7月15日在严热的夏天,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又是他们把我们送出了村。这一迎一送就是53个年头,半个世纪的光阴。而今天没有了当年的寒冬酷暑,却迎来了秋高气爽,风和日丽,高朋满座的乡亲们,一种宾至如归的情感涌上心头。漫长的岁月把我们的情义拉的更近,更牢,更扎实。
岁月荏苒,乡亲、乡音、乡情难忘。这是当年知青的乡愁。
故地重游,不虚此行。真情让我们永久相联,相知让我们彼此牵挂,情义让我们用心珍惜,真诚让我们相互祝福。
亲爱的乡亲们:望我们多多保重身体,明年再相聚!
作者:阎明国
写於2023年9月27日晚